一、肿瘤科专业书籍分类
1. 基础理论类
《肿瘤学(第3版)》:系统整合肿瘤流行病学、分子机制、病理诊断及多学科治疗(含靶向/免疫治疗),适用于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
《临床肿瘤学》(第五版):总论部分涵盖病因学、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各论按部位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新增分子生物学与精准医疗内容。
2. 诊疗技术类
《肿瘤临床诊疗指南》:三篇结构分别介绍流行病学/病因、各系统肿瘤诊疗规范及并发症处理,附录含化疗药物毒性分级等实用工具。
《临床诊疗指南(肿瘤科分册)》:聚焦肺癌等具体病种,详细列出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技术及治疗规范。
3. 案例与应用类
《肿瘤科》:上篇阐述补土理论在肿瘤诊疗中的发展,下篇通过胃癌、肝癌等案例展示补土法的实际应用。
4. 前沿进展类
临床试验与药物:如2025年6月获批的泽尼达妥单抗(HER2双抗)用于胆道癌,以及不限癌种的靶向/免疫治疗临床试验。
二、肿瘤科核心内容
1. 基础研究
包括肿瘤流行病学、致癌机制(化学/放射致癌、癌基因活化)、分子标志物筛选等。
2. 诊断技术
影像学(如CT、MRI)、病理学诊断、分子分型及液体活检技术。
3. 治疗方法
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如KRAS抑制剂)、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及中医药特色疗法。
4. 支持治疗
涵盖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及姑息治疗。
三、推荐扩展阅读
患者指南:如《每个人的战争》《癌症真相》等,帮助患者及家属理解治疗与康复。
工具书:如《AJCC肿瘤分期手册》《肿瘤影像诊断图谱》,适合临床参考。
以上内容综合了教材、指南及前沿进展,覆盖从理论到实践的肿瘤科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