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TF和肿瘤的关系 factin与肿瘤

胃癌 2025-08-06 17:00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1. 促肿瘤血管生成

TF(转铁蛋白)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如VEGF、bFGF、PDGF等血管生成因子),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运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TF还能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重组人转铁蛋白(rhTF)的研究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靶点,如TF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已在临床试验中展示抗肿瘤潜力。

2. 凝血与信号传导双重功能

作为凝血因子Ⅲ,TF通过外源性凝血途径参与血栓形成,同时其胞内区丝氨酸残基磷酸化可激活VEGF转录,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和转移。肿瘤细胞高表达TF与恶性进展密切相关,尤其在实体瘤中。

3. 治疗靶点潜力

针对TF的干预策略包括:抑制其促凝活性、阻断下游信号通路(如PI3K/Akt),或利用基因疗法调控TF表达。例如,TF单抗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F-actin与肿瘤的关联

1. 肿瘤转移的驱动因素

F-actin(纤维状肌动蛋白)的动态聚合是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关键。例如,在肝癌中,Plectin蛋白通过诱导F-actin聚合增强细胞迁移能力,并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表现为N-cadherin升高、E-cadherin降低)。类似地,Fascin-1(一种F-actin结合蛋白)在肝癌和胆管癌中过表达,与肿瘤干细胞特性和化疗耐药相关。

2. 核内F-actin的调控作用

近期研究发现,线粒体代谢障碍(如TFAM缺失)可通过mDia2介导的F-actin核内聚合,激活促转移基因的表达,推动肝癌转移。核内F-actin的形成还与染色体重塑和基因转录调控直接相关。

3. 靶向治疗策略

  • 抑制F-actin聚合:如使用Jasplakinolide(F-actin稳定剂)可逆转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 多受体调控:南京大学团队设计的重组蛋白(靶向EGFR和整合素)可通过降低肿瘤细胞F-actin含量,软化细胞外基质,增强药物渗透。
  • TF和F-actin分别通过血管生成调控和细胞骨架重塑参与肿瘤进展,两者均是可干预的潜在靶点。TF的拮抗剂(如单抗)和F-actin的调节剂(如Jasplakinolide)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