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卫生系统在编人员年薪至少8.78万元引热议
东莞市正计划在其卫生系统实施绩效工资方案,这一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一份关于东莞医务工作者“年薪”的方案在市民中引发了热议。有些人对这一举措表示热烈支持,认为它是打击医院“大处方”现象的一剂有效良药;也有一些人对此表示不满,认为编制问题可能导致新的不公平现象。
本月15日,东莞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卫生事业单位编制内的正式工作人员。东莞共有106家卫生事业单位被列入实施绩效工资的范围,计划分 two 批进行。根据方案,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将享有不低于8.78万元/年的年薪,人均绩效工资总量也不得低于7.61万元/年。绩效工资将由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性的占比不高于60%,奖励性的占比不低于40%。首批单位将在今年12月底前兑现绩效工资,第二批则计划在明年底前完成。
在东莞的一家公立医院,一位医生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了当前的医生薪资结构。他们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固定工资和奖金构成。同一职称的医生拿到的固定工资和奖金相差无几,而奖金的多少主要依赖于各科室的效益。在这种制度下,部分医生为了科室效益和自己的奖金,可能会给患者开出“大处方”或进行不必要的检查。这位医生表示,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个好消息。一旦实施,医护人员的绩效工资将由埋单,这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收入保障,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医疗服务质量,而不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编制问题成为了这一方案实施中的一大难题。据统计,东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仅为10141人,与临时工的比例达到了1∶1。在一些基层医院,如东城医院,在编和非在编人员的比例更是接近1∶13。对于这一绩效工资方案,一些医生抱怨称,没有编制的医生与在编医生的薪酬待遇相差悬殊,尤其是退休金方面,差距更是高达四倍。
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并公平对待所有医护人员,东莞市卫生局正计划对所有进入卫生系统事业编制的人员进行统一考试。无论是在职的合同工还是应届毕业生,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编制内的工作机会。这一举措有望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的工作环境,并激励他们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