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酷暑关注生活细节
伏天,气温节节攀升,炎炎夏日如同炉火般炽热,让人难以忍受。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的日子定义为“高温日”,而当这样的日子连续五天以上,便被称作“持续高温”。在这样的酷暑之下,人的胃肠功能会因暑热而受到抑制,容易出现头重脚轻、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可能引发中暑。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年老体弱的人群来说,这个阶段的挑战更为严峻。为了安然度过伏天,我们需要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
出门时,我们必须做好防晒工作。遮阳伞、帽子、太阳镜等是必备的防晒装备。我们的衣着也需以棉、麻、丝等透气材质为主,颜色以浅色为宜。我们还需在皮肤上涂抹防晒护肤品,并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要保证水分的充足摄入,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特别是在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之间。
特殊人群如老人、孕妇、慢性疾病患者,在高温天气下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果汁、可乐等饮料虽然诱人,但由于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可能会对胃肠造成刺激,影响消化。相比之下,白开水才是最解渴、最健康的饮品。
夏季人体容易积蕴湿热,因此不宜过量饮酒,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在饮食方面,虽然不宜过于油腻,但应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鸭肉、鱼类等,以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多食用夏季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以及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满足营养需求。
午睡是夏季重要的休息方式,但不宜过长。长时间的午睡会导致血流相对减少,减慢代谢过程,让人在醒来后感到困倦。忌受热后“快速冷却”,否则容易引起身体不适。空调的正确使用也至关重要,使用前需清洗消毒,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5℃为宜。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得到放松和恢复。避免在炎热天气佩戴金属首饰,以免出现皮肤不适。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头颈部,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让我们共同应对伏天的挑战,享受健康的生活。(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