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镀铬模具比问题胶囊毒害性更强?

生活知识 2025-04-19 18:11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在问题胶囊事件曝光后,全国消费者的担忧情绪如潮水般涌动。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胶囊厂商负责人向我们透露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些事实关乎胶囊生产过程中的隐藏问题,可能比皮革废料导致的铬超标问题更为严重。

该负责人指出,一些小型胶囊生产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铜镀铬模具,其潜在危害令人震惊。这些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长期接触明胶溶液后,外层镀的铬会逐渐脱落,并直接存留在胶囊内。据了解,这种情况下的铬含量超标可能达到上千倍,相较于皮革废料导致的铬超标问题更为恐怖。而这种脱落并非长期连续性的,因此尚未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

对于大型生产商而言,他们通常采用全自动化生产,使用不锈钢模具,安全性相对较高。但问题在于,一些小型厂商出于成本考虑,选择使用这种价格较为低廉的铜镀铬模具。进口的不锈钢模具价格高昂,税前价格高达394万元,而铜镀铬模具的价格仅为二十多万,虽然产能较低,但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厂商来说,成本效益更为显著。

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厂商使用蓝皮胶制作胶囊的情况。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行业标准,这种情况在行业内普遍存在,甚至成为了一个秘密。这些使用蓝皮胶制作的胶囊,其品质远远无法与正规药用明胶相比。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厂商甚至会在胶囊中添加化学物质,以提高其“冻力”或避免囊壳易碎的问题。这些添加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

在部门难以有效监管的情况下,药厂应该是最直接和有效的监管者。药厂在考虑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只关注价格和“上机率”这两个物理指标,而忽视了安全问题。一些药厂负责人甚至透露,他们并没有配备设备来检测囊壳是否重金属超标,因为这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胶囊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和严重。小厂使用铜镀铬模具导致的铬超标问题、使用蓝皮胶制作胶囊的情况、以及添加化学物质等做法,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利益的我们不能忽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期待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标准,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近年来,我国药品行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尽管只有51家企业拥有国家药监生产证书,但实际生产厂家数量远超于此。更令人担忧的是,保健品市场的监管更为宽松,存在的问题更是触目惊心。

华南地区一空心胶囊厂家负责人马明(化名)透露了这一问题。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市场上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医院,许多患者一听到“胶囊”二字就心生恐惧,纷纷询问医生是否可以更换其他剂型的药物。在中山一院西药房旁,不少患者拿到药后都会嘀咕:“怎么又是胶囊?”这也反映出民众对于胶囊药品的不信任感已经达到了顶峰。

在越秀区东华西路大参林药房,工作人员也证实,近期胶囊类药物的销售情况不佳。许多市民在选购药品时,一旦发现是胶囊类,就会选择其他替代药物。这种市场反应也反映出民众对于药品安全的担忧。

针对违法企业的处罚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法治研究院教授王敬波表示,《药品管理法》虽然规定了对于假劣药的处罚措施,但在实践中,由于药品产业的利润率非常高,现有的处罚力度对于许多违法企业来说可能并不足以构成足够的威慑。王教授认为,应该通过修改《药品管理法》来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强化的监管力量,以遏制这样的违法行为。

与此国外在药品上市管理方面实行的是上市许可人制度,责任界定清晰。企业作为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采购方和的双重监管下,来自供应商的质量风险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国外的制药企业违法成本非常高昂,很少企业敢于为了降低成本而采购不合格原料。

微微健康网指出,我国貌似已经出现了各种毒物,从破皮鞋熬制的老酸奶到工业明胶制成的药品,不断挑战人们的底线。这些行为无疑让病人离死亡更近一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并引入上市许可人制度来明确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保障人们的健康权益。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