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能夺权得靠四位恩公 他们分别是谁

生活知识 2025-04-19 16:08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深入了解曹魏与司马懿的故事并非易事,但对于那些渴望揭示历史迷雾的读者来说,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吸引力。让我们一同,司马懿是如何在四位“恩公”的助力下,逐渐夺走曹魏大权的。

不得不提的便是司马懿的第一位“恩公”曹操。公元201年,年仅22岁的司马懿便接到了曹操的入职邀请。尽管司马懿因鄙视曹操而曾装病拒绝,但无论如何,曹操无疑是司马懿的伯乐,挖掘出了他的才华。

七年后,曹操再次征辟司马懿,这次他欣然接受。从此,司马懿开始跟随曹操,并与其成为了好友。在曹魏晚期,司马懿取代了老去的“五大谋士”,与刘晔一起脱颖而出。

第二位“恩公”是曹丕。司马懿能够掀起那么大的浪花,曹丕功不可没。为了当皇帝,曹丕实施了诸多策略,推倒了汉献帝,宣告了曹操“唯才是举”的终结。为了巩固权力,曹丕重用了司马懿等门阀士族的代表,这使得司马懿在曹丕时期如日中天。

第三位“恩公”是诸葛亮。随着曹丕的去世,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的主要焦点。几乎所有大事都围绕着他的五次北伐展开。最初抵御诸葛亮的是曹真,但随着曹真的去世,司马懿成为了对抗诸葛亮的主要力量。可以说,诸葛亮是司马懿在三国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关键人物。

司马懿最大的“恩公”,便是曹。公元234年,随着诸葛亮的去世,曹魏和蜀汉都进入了修养时期。曹的最大梦魇也随之消失。但就在曹对司马懿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尽管曹曾对诸葛亮评价极高,但正是诸葛亮的存在,使得曹对司马懿产生了依赖和信任。诸葛亮的去世,让曹的压力瞬间消失,这也导致了他对司马懿的态度转变。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后不到一年,曹便对司马懿明升暗降,夺了他的大将军之职。这是因为曹始终对司马懿持有疑虑和不信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懿开始了他的养老生活。历史并未给他太多休息的时间。随着曹的放纵和享乐,曹魏的政权逐渐出现了裂痕。专权的出现,更是让司马懿看到了机会。他在此时开始积蓄力量,准备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也为我们留下了悬念和期待:司马懿最终如何夺走曹魏大权?他能否成功?历史的走向又将如何?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继续和思考。曹的转变让众多大臣惊愕不已,他们不断劝谏,然而曹却置若罔闻,继续他的享乐生活。短短五年,即公元239年,年仅三十六岁的曹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日渐衰弱。

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五年间,曹沉迷于玩乐,仿佛要将自己的生命也消耗在无尽的欢乐之中。为何他会如此疯狂地享受?一方面,诸葛亮在世时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他无法尽情享受皇帝的乐趣;另一方面,曹的三个儿子早夭,他想要确保皇位有继承人,就必须再生子嗣。

令人遗憾的是,儿子尚未出生,曹的生命却已走到了尽头。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年仅八岁的养子作为接班人。由于时间仓促,他的托孤名单都未及酝酿成熟。最初,他选定的是曹家宗亲如夏侯献、曹肇、曹宇等人,而完全忽视了司马懿。

经过刘放和孙资的搅动,最终托孤之事变成了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司马懿感动于曹的信任,誓言忠诚。但仅仅十年之后,司马懿便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曾经的誓言变得一文不值。

为何说曹是司马懿最给力的恩公呢?原因有两点。

曹无法维持平衡。曹爽作为曹真的儿子,依靠功勋成为了曹氏家族中最有力量的存在,而其他曹氏宗亲无法有效制约他。司马懿则是门阀士族的带头大哥,在朝廷内地位显赫。曹希望通过曹爽来制衡司马懿,但八岁的小皇帝曹芳能否玩转这个平衡术?无论哪一方获胜,都将意味着通吃。

曹的托孤之举使得朝政和兵权合一。托孤重臣不仅负责朝政,还掌控了兵权,这几乎等于幕后皇帝的地位。曹操就是前车之鉴,他一把抓朝政和兵权,玩惨了汉献帝。再看曹爽和司马懿,他们哪一个不是如此呢?

曹丕生前托孤四人,将兵权与朝政分开处理,而曹却选择了让曹爽和司马懿进行终极对决。谁胜了谁就能像曹操一样掌握皇权。从这个角度看,曹无疑是司马懿最给力的恩公,直接为他保送了决赛资格,而他的对手则是以享乐为主的公子哥曹爽。

上一篇:男子不堪妻子家暴 结婚纪念日起诉离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