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多卵少 卵源严重匮乏致黑市火爆
去年年底,“八胞胎”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借腹生子”和“借卵生子”的广泛关注。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人类生殖储备库中,精子库与卵子库的发展极为不均衡。尽管精子库年外供数量高达5万份,但卵子库中可供使用的卵子却极为稀缺。
现状令人堪忧。在寻求生育的人群中,女性不孕的比例占到了60%,这意味着在试管婴儿技术中,对外部卵子供应的需求远大于精子。每天,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者涌向各大医院的生殖医学中心,其中不乏因事业打拼而错过最佳生育年龄的女性。她们的生育能力已明显下降,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更可能留下终生的遗憾。
尽管需求如此迫切,人类卵子库的捐献者却寥寥无几。目前,各大医院的卵子库中的卵子,主要是患者自我储备的,能用于捐赠的几乎没有。刘桦(化名)是一位求子者,她因两侧输卵管不通而想要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育。由于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她不仅很难取卵,即使通过促排卵技术,成功妊娠的概率也很难保证。
面对这种困境,一些家庭试图通过“借卵生子”的方式实现生育愿望。卵源的严重匮乏使得他们希望渺茫。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作为试管婴儿技术的诞生地,尽管年门诊量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但面对巨大的需求,依然无法满足等待卵子的不孕者的需求。刘平介绍道,为了满足需求,他们曾让有需求的人们排队等待,但往往等了半天都没有卵源,只能失望而去。
在此背景下,“卵市”应运而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卵心切的不孕夫妇的迫切心理进行非法交易。这不仅存在健康风险,还涉及问题。刘平表示,卵子库的运行需要严格的管理和运作,包括个人档案、技术档案、随访等方面的管理。目前,卵子库还在起步阶段,尚未完全起到实际作用。他们正在积极准备,一旦捐卵条件放开,相关程序规范,将会让那些女方失去卵巢功能的不孕家庭受益。
面对卵子库的严重短缺和巨大的需求,我们不仅需要技术的突破,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殖医学的认识和接受度。我们也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打击非法交易和违法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个想要孩子的家庭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在卵源极度稀缺的当下,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求子心切的不孕夫妇,他们借助网络渠道发布高价求购卵子的信息。走进北京多所高校校园论坛,不难发现求购或求捐卵子的广告身影。令人震惊的是,有的帖子明确要求应聘者具备特定条件,如身高、外貌等,并承诺给予高额酬金。
在代孕网站上,明码标价地列出了捐卵、代孕等各项费用,甚至详细列出了支付给医院、捐卵志愿者及代孕妈妈的金额。对于渴望拥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些网站提供的代孕方案似乎是一种快速解决方案。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除了道德的争议,医疗风险、中介审查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刘桦是一位渴望成为母亲的女性,她面临的困境是卵子供应的极度匮乏。虽然她曾考虑过代孕这一选项,但最终因为种种担忧和困惑选择了放弃。这不仅让她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也引发了我们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深思。
与卵子库的紧张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类精子库的情况。人类精子库的发展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年供精量已可基本满足需求。全国各地的精子库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北京人类精子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标杆。
陈振文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人类精子库的广泛宣传和推广,公众对捐精的认识不断提高。志愿者们开始主动咨询、体检并配合捐精工作。许多高学历、知识阶层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符合条件,愿意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后,才符合捐精条件的。
一份精子从采集到实现外供需要长达十个月的时间,因此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目前京城已有逾十所高校的学生成为志愿宣传员,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精的行列中来。这种同伴之间的交流方式不仅有效地推广了捐精事业,也提高了公众对生殖健康的认知。
卵源匮乏的问题仍然严峻,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并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类精子库的成功经验,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殖健康的认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生育问题,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