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患者到医院做手术 被要求买千元手术刀
“塑料袋内的进口手术刀”:千元一把的神秘交易
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南院骨科,一场寻常的微创手术引发了一场不平常的风波。一名患者家属在手术前接到医生的通知,需要自行购买手术刀,价格高达千元。这令患者家属大为震惊,引发了对这一现象的调查。
这位患者因双侧腕管综合症前往柳州市工人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找到了骨科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前检查完毕后,医生告诉他们,手术刀需要患者自行购买,价格高达一千元。这种情况在常理之外,令患者家属疑惑不解。他们担心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更担心手术刀的质量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医生孙某在面对患者家属的疑惑时,推荐了销售手术刀的业务员,并当着患者的面与其通话。但令患者家属惊讶的是,手术刀的价格从原本的800元上涨到了1000元。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名为柳州市三雄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清单上并未提及任何招标或采购信息。这引发了患者家属的担忧: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问题,谁来承担责任?这种手术刀的来源是否合法?
据调查,涉事医生孙某拒绝回应此事。医院方面对此也采取回避态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医生直接向患者推销手术刀是不合理的行为。更令人不解的是,这款手术刀未经招投标就进入了医院。这不仅引发了患者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危机,也暴露了医疗行业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这种暗箱操作可能会损害患者的利益,破坏医疗行业的公平和公正。此事引起了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在此背景下,公众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医院和医生也应该加强自律意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维护医疗行业的公平和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杨医生的手术刀之谜:进口手术刀的独特之处与业界争议
在杨医生的展示下,记者目睹了两把手术刀:一把是德国进口的,另一把国产的。杨医生拿出一把像挖耳勺般的手术刀,它的长条形设计尾部微微弯曲,虽无刀刃却尽显精工细作。另一把国产手术刀则小巧精致,只有半个指甲大小,同样细长。两者虽同为手术刀,但差异明显。
杨医生强调:“此刀非彼刀。”他解释道,孙女士的手术是微创手术,所使用的德国进口手术刀因此具有特殊性和高售价。这与国产的二三十元手术刀截然不同,其批准文号等手续齐全,完全符合标准。关于手术刀的采购流程,却存在诸多疑问。杨医生透露,这款手术刀并未经过医院的常规招投标流程。对于为何绕过了招投标流程这一问题,他表示:“若手术刀经过招投标进入医院,医院再往上加价,最终病患仍需承担更高的费用。”至于这款手术刀是与柳州市三雄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还是与特定骨科或医生个人合作的问题,杨医生则未正面回应,并希望记者不再深入调查。
业界对此现象表示担忧。一位医生表示:“这涉及到很多潜在问题,柳州的所有医院是否都这样操作?”杨医生虽未具体举例其他医院的做法,却声称全国仅有他们医院的骨科使用这种独特的手术刀进行双侧腕管综合症微创手术。“秘密”似乎不少:当记者尝试拍摄手术刀的批准文号时,杨医生以涉及机密为由拒绝了拍摄。该医院的党委办公室负责人则表示,医生已经提前告知患者相关事宜,双方已签署协议并无任何争议。但多名医生私下里认为这一做法存在问题。韩医生表示:“根据规定,医疗器械和药品进入医院都必须进行招标。”他认为孙女士使用的进口手术刀未经招标直接进入手术室并不符合规范。“如果手术后出现感染等问题,责任问题很容易引起纠纷。”针对此事,记者联系柳州市卫生局医政科但未得到明确回复。关于此事是否涉及医德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查与反思。(来源南国早报)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相关网站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