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作坊分装工业盐冒充食盐 严重者可引发中毒

生活知识 2025-04-19 07:08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黑作坊隐匿民宅分装工业盐假冒食盐的惊人内幕

近日,本报接获热心读者爆料,在通州区潞城镇七级村的一间隐秘民房内,存在一个假食盐生产窝点。这里竟然用工业盐冒充食盐,还掺杂劣质酱油的制作。

接到消息后,本报记者经过连续多日的深入暗访,揭开了这个黑作坊的神秘面纱。这间民房极其隐蔽,警惕性极高,一旦有陌生人靠近,屋内的人立刻警觉地将屋门紧闭。屋内的场景令人震惊:数袋工业盐被直接倒入大盆,快速分装到小塑料袋内,并标注上“精制加碘盐”。

这些假盐的制作环境极为恶劣,没有任何卫生设施。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还使用工业盐和各类色素勾兑出酱油,这些酱油的灌装过程同样不讲究卫生,空塑料桶往往不经清洗就直接使用。

据了解,该窝点的负责人非常狡猾,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生产。当存货不足时,他们会暂停销售,一旦生产足够数量就继续供货。这些假盐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主要流向周边的小市场和小餐馆。

记者还对这些劣质食盐的销路进行了深入追踪。发现这些假盐主要通过一名中年男子负责销售,他会驾驶一辆绿色客车将假盐和劣质酱油送到各处。一旦有人需要,他们就会立即送货。这些假盐每袋重达1000克,却仅以每袋1.5元的价格出售,因其价格低廉而深受一些小餐馆的欢迎。

这些假盐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专家指出,工业盐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目前,北京市盐务管理办公室已对此事展开调查,并初步认定该窝点用工业盐冒充食盐的行为。他们表示将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行为,确保市民的食品安全。

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请务必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盐和其他食品。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彻底铲除这些隐藏在民间的黑作坊,确保市民的食品安全。让我们共同为健康守护,为正义发声!在隐秘的角落里,这个窝点从原料盐中提炼出大量利润。仅仅一吨原料盐,便能生产出一千袋精致成品,而且只需短短几天时间。再加上制造劣质酱油所带来的收入,这个窝点每年都能赚取数十万元的丰厚利润。

盐务管理方也开始行动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原料是工业盐,遵循的是GB/T5462-2003工业盐标准。当我们市场时,发现诸如“白鹅牌高级精制盐”和“桂花牌精制盐”的产品,在北京、天津等地广泛销售。这些销售商都是化工产品销售商,他们明确表示这些产品都是工业盐,仅用于,严禁食用。

4月6日,我们与这些盐的生产厂家取得联系,他们的工作人员也重申了这些盐是工业盐,不能食用。我们也致电中盐北京盐业公司业务咨询热线,得知所反映的1千克包装的“加碘精制盐”,在2008年下半年已停止生产。消费者可以通过检查生产日期来辨别真假。如果看到生产日期是2008年或之后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北京市盐务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市场上的部分假盐是由工业盐加工而成。初步判断,通州区的这个窝点使用的就是工业盐。根据国家规定,工业盐绝对不能用于食用。北京市盐业管理若干规定明确禁止以工业用盐充当食用盐。在收集了窝点的地址和相关信息后,他们将采取行动对这个窝点进行调查和处理。

对于专家来说,工业盐的滥用尤其危害孕妇和儿童。工业盐虽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但可能含有重金属和其他杂质,这些杂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如果工业盐不含碘,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碘缺乏症。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工业盐含有亚硝酸盐,会引发中毒,导致身体各部位缺氧,严重时可能致命。一旦出现亚硝酸盐中毒,让中毒者饮用牛奶或蛋清可能会有所缓解。

在这个关乎人们健康与安全的时刻,我们必须保持警惕,识别真假食盐。我们也期待着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杜绝这类窝点的存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