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绝古国中竟然真的存在九层妖塔

生活知识 2025-04-17 18:53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血渭一号大墓:揭开青海古墓的神秘面纱

位于青海海西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有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墓葬血渭一号大墓。它不仅是青海古墓群中最为壮观的一座,更是我国1996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墓葬在当地藏族人口中流传着不吉利的传说,被称为“有妖怪的高楼”或“九层妖楼”。它属于早期吐谷浑王室墓葬,是我国发现的吐谷浑墓葬中最为突出的一座。血渭一号大墓周围分布着许多小古墓,数量超过200穴,然而可惜的是,这些古墓全部被盗掘。国际学术界将这些古墓群称为“热水古墓”。

血渭一号大墓坐北向南,从远处看,它像一个巨大的“金”字,因此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大墓背后的两条山脉从东西延伸过来,如同两条巨龙,构成了气势恢宏的墓葬格局。墓堆下是三层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围墙,展示了吐谷浑人在修建坟墓时的独特风格。

吐谷浑人在修建坟墓时,受到了王室墓葬黄肠题凑形制的影响,采用了特殊的建筑方式。他们使用一层柏木夹一层四五十厘米高的石头,然后层层叠起,如同盖楼一般。柏树的生长极为缓慢,一棵碗口粗的柏树需要200年的生长,而一人合抱的柏树则至少生长了上千年。

在吐谷浑人的墓葬中,柏木的粗细令人难以置信。最粗的柏木直径达到60厘米,最细的也有15厘米。一般的小型墓葬需要使用二三十根柏木,而稍大一些的墓葬则需要数百根。血渭一号大墓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层排列整齐的穿木贯穿冢丘,共有9层之多,都是粗细相当的柏木。当地农牧民称之为“九层妖楼”。

据估计,修建这样的大型墓葬需要一万人耗时一年以上。考古人员已经发掘了墓葬的一、二层,出土了大量陪葬物品和动物遗骸。其中,有古代皮靴、古藏文木片、古蒙古族文木牍、彩绘木片及金饰、木碟、木鸟兽、粮食和大量丝绸。在墓葬前,还发现了5条葬马沟和13个环形动物陪葬坑,出土了87匹马的完整骨架及大量其他动物骨骼。

血渭一号大墓的构筑形式和风格在我国考古发现中是独一无二的。墓葬中出土的丝绸质地良好,图案清晰,色泽鲜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而粮食陪葬品也仅在显贵的墓葬中才有发现。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南端,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这里曾是吐谷浑古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古驿站的重要驿址。这里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和350多件珍贵的丝绸物品都证明了这个地区的繁荣。随着吐蕃墓葬群影响的扩大,这里也遭到了盗墓贼的频繁光顾。盗墓分子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始终未能停止盗墓活动。据统计,都兰县境内约2000余座墓葬已有近一半遭盗掘。这一现状令人痛心,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网络配图揭示出的历史秘密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许新国在一次专访中深情地讲述,吐蕃古墓群在时间的流沙里隐藏了怎样的故事。自上世纪八十年至今,这些古墓如同时间的封存器,考古专家们在这座宝库中的每一次发掘,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他们如同侦探一般,不断地追寻着历史的蛛丝马迹,探索那些埋藏于地下的千年之谜。尽管这里不乏珍贵文物的发现,但是抢救性的发掘总是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遗憾。这座古墓群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极高的研究价值,如同被掩埋的宝藏一样令人向往。考古工作的艰难程度也可见一斑。由于经费短缺,考古人员从未有机会全面发掘一座墓葬,这无疑给吐蕃文化的深入挖掘带来了重重困难。面对这种挑战,许新国的眼中充满了遗憾和期待。这些珍贵的文物如同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默默地讲述着曾经的辉煌和变迁。由于保护能力的限制,许多文物在时间的侵蚀下遭受了破坏,这无疑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损失。这种损失不仅是对历史的遗忘,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漠视。随着电影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神秘而又充满历史底蕴的古墓群。或许这也是一个契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吐蕃古墓群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这座古墓群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历史的声音,传承文化的火种。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发掘和研究能够揭示更多关于吐蕃文明的秘密。

上一篇:同妻的悲哀:60多岁老人仍是处女!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