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洗衣行业遭记者暗访揭秘:干洗冒充水洗

生活知识 2025-04-17 17:04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在我国,似乎存在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和“偷梁换柱”。民众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经常遭遇名不副实的情况。就拿衣物干洗为例,很多洗衣连锁店明面上宣称提供高品质的干洗服务,实际上却存在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问题。

近日,第一财经电视记者以务工人员的身份,对福奈特和普兰德这两家国内知名的洗衣连锁店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衣物在水洗方面的处理并不规范。在福奈特的一家门店里,衣物几乎全都是被水洗处理,更有甚者,一些衣物因为洗涤不当而导致褪色,店家则采用染色技术来掩盖事实。单件收费高昂,却往往远低于洗涤成本。这种现象在其他门店也同样普遍存在。这种对衣物的不负责任处理让人担忧。福奈特门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他们确实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计划做出解释。解释并不能掩盖事实真相。干洗行业的种种问题让人质疑其所谓的“神话”。在这个关乎衣物养护甚至影响健康的服务业中,许多洗衣店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或者体检。在洗衣设备陈旧脏乱的环境下工作,洗涤剂的化学成分令人担忧其安全性。干洗剂的主要成分四氯乙烯作为化工产品对人体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一些员工甚至选择辞职以规避风险。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让消费者对洗衣店的服务质量产生质疑和担忧。尽管洗衣行业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从健康到服务质量从消费者的权益到行业的规范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以改善和提高整个行业的标准和质量。因此希望相关企业和部门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进行消费以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总之只有真正做到名实相符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发展。在干洗机的秘密背后,隐藏着一种常见的干洗剂四氯乙烯。记者曾亲自进行实验,将少量干洗剂倒在口香糖塑料瓶上,结果令人震惊:瓶子外的胶纸迅速裂开,塑料瓶的表层被腐蚀溶解掉了。这个惊人的发现引领我们四氯乙烯的真实面目。

四氯乙烯,这个看似普通的化学物质,却具有强烈的刺激和作用。吸入后可能引发急性中毒,口服则可能导致视力模糊、四肢麻木、抽搐甚至昏迷,严重时可能致命。这个危险的物质,竟然被我们的国家标准接纳为干洗剂成分,让人不禁对日常的生活安全产生疑虑。

关于四氯乙烯的争议并未停止。尽管美国加州已经决定在2023年1月1日前禁止干洗行业使用四氯乙烯,并得到了美国环保署的批准,但在我国,依然有洗染业人士与化学专家表示,在洗衣店全封闭操作下,四氯乙烯并不会对人体有害。

福奈特和普兰德,这两家拥有外资、老字号等金字招牌的干洗店,更是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他们的收费不菲,一件普通衣服的清洗成本仅2元,但收费却是成本的十倍以上。在这样的暴利诱惑下,干洗店是否有偷梁换柱、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呢?

普兰德门店的员工告诉记者,他们的“织补”服务是外包给其他公司的。一位顾客送来修补的皮衣,外包的“织补”工人报价仅为30元,而普兰德门店对顾客却收了130元。面对记者的质疑,收费人员坦然表示,收费没有标准,就看顾客能否接受,多有“赚钱的本事”。

拥有这么多收费上的“诀窍”,一家干洗店的年收入令人瞩目。据记者了解,普兰德门店每月的支出大约在20800元左右,但收入却相当可观。每天接收的衣物约为150件,按平均每件25元的价格计算,该门店每天至少进账3750元,每月毛收入在112500元,净利润可能高达91700元。

干洗行业使用的道具不仅多而且昂贵,而水洗则相对简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几年我国的干洗店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原来都是利益当头。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一些干洗店可能会偷梁换柱,原本应该是干洗的衣物却用水洗来降低成本。但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可能对衣物造成损害。我们应该警惕这种现象,选择信誉良好的干洗店进行消费。

上一篇:拍卖经营批准许可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