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男孩轮椅上通过清华自主招生笔试
李海捷在黑板前的风采引人注目。他的人生经历仿佛一部励志小说,展现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尽管背负着先天的遗传疾病血友病,和后天因车祸造成的无法行走的重负,他的心灵并未因此被压垮。正如那句古老的话语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不知道未来的重任是否会落在李海捷的肩上,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已然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李海捷是宝应中学的一位高三学生,他的故事几乎是一部个人奋斗史。四年级的血祸使他无法行走,加上身体的先天疾病,他几乎每学期都要缺三分之一的课。这个年轻人却以惊人的毅力,一路领先,成绩斐然,甚至通过了清华的自主招生笔试。
他的家庭背景并不优越,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而他自己又在四年级时被诊断出血友病。那场车祸并没有击垮他。尽管车祸让他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方式安慰着家人。他说自己伤口疼的时候会哭,但他希望看到爸爸妈妈笑着面对自己。
他的求学之路充满了坎坷。因为车祸和疾病,他不得不跳级学习,甚至有时因为受伤而缺课。但是李海捷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渴望。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他的价值,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甚至在高中的统考中取得了全市第二的好成绩。
学校对他的特殊情况给予了极大的关照和支持。他的班级总是被安排在底楼,以方便他进出。学校还为他将部分台阶改成了坡面,并在天气极端时为他准备了特殊的休息场所。他的努力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敬佩,他的同学谢楚凡说:“高一时我就知道他的情况,但真正和他成为同学后,才发现他特别开朗,成绩也特别让人佩服。”
尽管他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李海捷:身体力行,自强不息,追寻清华梦
在宝应中学,班主任翟启东老师谈及李海捷时总是赞不绝口。尽管每学期因病缺课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李海捷依然能迅速补上课程内容。作为班上的小老师,他在理科方面的造诣深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每当遇到学习难题,学生们总是乐于向他请教,而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解答。
吕海柱老师,负责学校的自主招生教学工作,对李海捷的钻研精神印象深刻。尽管在高三开学后才加入自主招生队伍,且之前没有竞赛学习的经历,初期的测试成绩也不理想,但李海捷并未气馁。有一次大年初三的晚上,大约十点,吕老师散步至教学楼时,发现李海捷仍在坚持做因病缺考的模拟试卷。这种坚持和努力让吕老师深感震撼。
李海捷的坚持和努力引起了清华大学的关注。这位特殊的考生被安排专车接至北京参加面试。今年宝应中学在北约和华约自主招生考试中表现优异,共有十位考生通过北大和清华的笔试,其中华约江苏省第一名也出自该校,但李海捷的成就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对于未来,李海捷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期待。尽管因学理科而面临的职业选择受限,他在高二时选择了文科,但他对理科的热情并未减退。他期望进入大学后能转读生物科学,这是他特别感兴趣的专业。他还希望通过继续康复锻炼,有一天能重新站立行走。身体的障碍并未阻挡他对知识和梦想的追求。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李海捷的家长难免有些忐忑,他们只希望儿子能自食其力、独立生活。清华梦对于李海捷而言,不仅是学府的梦想,更是他自强不息、身体力行的见证。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追求梦想的人,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要坚持努力,勇往直前。
在这个追求知识和梦想的时代,李海捷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超越障碍,实现梦想。让我们共同期待李海捷在北京的面试中取得好成绩,未来在生物科学领域创造更多的辉煌。更多新闻请关注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