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选择不当也会致癌
在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的当下,我们似乎对服装安全的话题关注不足。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乐观。服装的问题并非不存在,只是它们并未像食品安全问题那样直接且引人关注。
夏日里,我们穿着轻薄的清凉装,却可能无意中穿上了含有毒物质的衣物。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揭示了廉价服装背后隐藏的秘密。在炎炎夏日里,人们偏爱色彩鲜艳的短袖和短裤,而这些衣物往往在小摊或网店里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这些衣物可能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
记者在某市场发现,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图案鲜艳、质地各异的衣物。在一处商场内,一件黑衬衫和黄色抹胸等低价衣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些衣物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质地粗糙且硬。随后,记者购买了一系列廉价衣物,并将其送往北京服装学院实验室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这些衣物均含有一定量的甲醛,其中一些衣物的甲醛含量甚至超标。专家指出,甲醛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癌症等严重后果。一些衣物上的亮闪闪或颜色特别深的图案往往含有较高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一旦为人体吸收,可能累积于各个器官,对健康造成巨大损害。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院的龚研成教授介绍,服装面料在加工整理过程中会加入含甲醛的助剂,以改善织物的手感或使色泽更加牢固。而甲醛是一种缓慢释放的气体,会被人体皮肤吸收。当身体温度越高时,皮肤对毒素的吸收能力就越强。新买的衣服需要先清洗,以去除部分微生物和可能残留的有害物质。
那么如何选购安全的衣物呢?专家建议,购买衣物前应闻一闻,避免购买有异味的产品;看标签的安全级别,选择符合要求的服装;尽量购买颜色比较素的衣服;可加热的材质如棉布等可以用蒸煮来消毒。
服装安全同样重要,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选购衣物时,不仅要注重时尚和价格,更要关注衣物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让我们在享受时尚的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样品选择
本次实验旨在检测衣物中的甲醛与重金属含量,确保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实验样品包括绿色丝袜、牛仔裤、黑色衬衫、绿色T恤等。特别是童装与接触皮肤的衣物,因为它们更直接与人们的皮肤接触,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特别选取了黄色抹胸与绿色T恤作为重金属含量检测的实验样品。
二、实验过程
针对甲醛含量的检测,我们将被检测衣物剪下一块约重1g的样本,将其剪碎后放入快速溶剂萃取仪中进行萃取处理(全程密封,用时30分钟)。随后对萃取液进行衍生处理,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对于金属含量的检测,我们将黄色抹胸和绿色T恤叠整齐后放入X荧光能谱仪中进行无损检测(检测时间约15分钟)。
三、实验结果分析
关于甲醛含量的检测,我们发现绿色T恤的甲醛含量超过了标准值。尽管水洗后其甲醛含量有所降低,但效果并不显著。这表明日常清洗只能有限地去除衣物中的甲醛。关于金属含量的检测,黄色抹胸和绿色T恤的重金属元素锑含量超过了标准值。这些重金属元素在衣物中是无法消除的。尤其是一些廉价服装或次品服装,可能含有较高的重金属。消费者在购买衣物时应谨慎选择。
四、健康风险与建议
衣物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虽然这些伤害可能是日积月累的、间接的、不易察觉的,但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消费者在购买衣物时,应以健康为前提。避免购买地摊或市场中的廉价服装,避免购买有着亮丽涂层或金属拉链的衣服。对于童装的选择,尤其要注意避免购买含有重金属拉链或涂层的童装。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衣物后,尤其是贴身衣物,应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晾晒,以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
本次实验揭示了衣物中可能存在的甲醛与重金属含量问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衣物时要以健康为前提,谨慎选择。也提醒服装制造商和生产商要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确保消费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