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专家:把性学等同色情是一种污蔑

生活知识 2025-04-17 09:16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当谈及人生学问,性学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此生的追求仅可凝炼为一门学科,那么性学便是那无可争议的首选。为何如此说?因为倘若你安然度过此生,食暖衣丰,却未曾性学,掌握其精髓,那么你或许会觉得,这一生似乎缺少了什么。这是华中师大教授彭晓辉的见解,他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性学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了这样的观点。

近期,性学与性学家的新闻频频占据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热议。知名性学家李银河的公开生活,以及彭晓辉视为“学术女儿”的性学女硕士彭露露的曝光,都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彭晓辉本人在广州“性文化节”上遭受的“反联盟”的攻击,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对性学的关注与讨论。那么,公众为何如此关注性学?在对待性学及性的认识上,又存在哪些误区呢?让我们来听听彭晓辉的看法。

当谈到李银河的私生活受到广泛关注时,彭晓辉表示,这是由于李银河在性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所致。她的自我披露,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也是由于一些人的恶意介入。对于李银河的性倾向问题,彭晓辉表示,的性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性倾向是由其心理性别而非生理性别决定的。他同意李银河的说法。

谈到与性学相关的新闻总是能引起公众极大兴趣的现象时,彭晓辉认为,这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性”这件事是不可谈的,而性学家敢于公开谈论此事,自然容易引起注意。面对公众的性知识匮乏,他们不得不进行一些普及的性教育工作,这才导致大家对“性”过于敏感。社会需要一个“脱敏”的过程。他笑着说,如果有一天,性不再引起关注,那就真的达到了正常的状态。就像吃饭一样,因为那是每个人必须做的平常事。

之前李银河提到,“在中国,性从来是可以做而不可以说的,它是人人内心隐藏的一个‘肮脏的小秘密’。”对此彭晓辉表示这是性学不普及的结果。他认为如果把性视为“只能做不能说”,这是毫无道理的。既然性与人生息息相关,那么为什么只允许去做而不允许去研究、宣传性知识呢?

谈到自己遭受“反联盟”攻击的原因时,彭晓辉表示那是因为他们这些性学家的工作卓有成效触动了保守禁锢观念的代言人引起了他们的反感。他认为这些保守人士打着维护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旗号实际上是在误导公众将真正的科学文化视为伪科学文化这是一种胡说八道的行为!至于广州泼粪事件虽然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创伤但他相信时间会治愈一切创伤学校学生的支持以及他们坚定的选择站在他背后让他深感欣慰同时也给了他继续普及和推广性教育的力量!当今社会是否存在对性学的认知误区?

在这个问题上,彭晓辉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有一些人,或许是出于内心的恐惧或误解,将性学研究和性教育无端地与划上等号。这种误解,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是对性学的一种极大污名化。在中国,一种反性、污名化性的文化已经持续了数千年,这种长期的文化教养使得许多民众盲目地反对性学,对性学存在深深的误解。

性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和普及在全球范围内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我们国家,性学的起步相对较晚,这导致了很多民众对此知之甚少。更令人忧虑的是,总有一些反性的力量,如“反联盟”,他们对决策者施加压力,进一步制约了性学研究的资源投入。

这种局面不能不让我们深感忧虑。性学被严重忽视,资源的严重匮乏,使得我们无法全面、科学地了解性,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性健康、性别平等以及人性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正视这一问题,打破禁锢,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并参与到性学研究中来。

我们需要明白,性学并非洪水猛兽,它关乎我们的身心健康,关乎我们的人性尊严。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性学的研究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走出误区,真正理解并接纳性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健康发展战略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