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采用急救分流法缓解医院就诊压力
在春日的节日氛围中,万家团圆之际,海口市却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春节,这个传统意义上医疗就诊的高峰期,却并未给海口市带来过大的压力。这一切得益于急救网格化的推行,这一创新策略有效分流了病人,缓解了医院的就诊压力。
以往,春节期间的急诊室总是人满为患,每天接诊的急诊病人数量超过300名,医院承载的压力巨大。今年春节,即便在急诊病人数量最多的时候,数字也仅停留在280多人次,压力明显减轻。这一切的背后,是海口市急救网格化的成功实施。
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付斌,在元宵节仍坚守岗位,他介绍道:“网格化的急救布局让我们的救治效率大大提高,许多急诊病人被及时分流至不同的医院。”这样的变革,使得医疗资源的分配更为合理,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
回想起过去,海口市的急救系统尚未完善。海口市“120”急救中心主任孙文会透露,早期,全市的“120”出诊的急诊病人,无论地点远近都送往海口市人民医院。随着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的独立出来,全市对“120”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统一调配,并实施了网格化布局。如今,海口市已经设立了5个“120”急救中心分中心(站),并与3家医院签订了加入急救网络医院系统协议,8个急救点覆盖了海口市的各个区域,这使得救护车到达求救现场的时间大大缩短。
海南省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杨毅军介绍,目前,海南全省的18个市(县)都已经建立了急救中心,各市(县)急救中心与省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联网,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的指挥体系。依据《海南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海南还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琼海、儋州、三亚、海口、五指山等五个城市成立区域急救医疗指挥分中心,从而形成一个省、区域、市(县)三级急救指挥体系。这样的布局将确保急救服务更为迅速、高效,为病患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
在这样的急救体系下,无论是春节还是平日,海口市都能应对医疗高峰的挑战,为病患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