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会得癌症吗-掏耳朵的正确方法
近年来,关于掏耳朵可能引发癌症的新闻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难道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进行的掏耳朵行为,真的容易导致癌症吗?接下来,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一竟。
我们来了解一下外耳道癌。虽然这种疾病听起来令人害怕,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在国内的专业文献中,关于外耳道癌的报道极为有限,其发病率也相对较低。即使在耳科领域的权威机构,如北京同仁医院和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也鲜有收治此类患者。在我个人的从医生涯中,即便经历过多起与耳朵相关的病例,也未曾遇到过因掏耳朵导致的癌症。
那么,有多少人喜欢掏耳朵呢?这个数字恐怕是无数多的,至少比外耳道癌患者的数量要多出百倍甚至千倍。在四川等地,掏耳朵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掏耳师也因此备受追捧。按照“掏耳致癌”的说法,四川应该成为外耳道癌的“重灾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日常掏耳朵与癌症之间的关联并没有科学依据。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过于频繁或工具不当,很容易损伤鼓膜和外耳道周围的皮肤。使用火柴棒、牙签、细铁丝或小手指等在耳朵里乱挖乱捅,可能会戳伤鼓膜而影响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还容易引起外耳道炎等炎症。
那么,耳朵里的耳屎该如何处理呢?其实,少量的耳屎在说话、吃东西或运动时会自动排出。如果耳屎积得太多,影响听力或引起不适时,可以使用棉花棒轻轻带出,但千万不要使用指甲或挖耳勺用力掏挖。如果确实需要处理大块耳屎,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不可自行乱掏乱挖。
至于掏耳朵的正确方法,这确实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任务。专业的医疗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能够安全有效地处理耳屎。而一些专门的掏耳师也拥有独特的技法,但在缺乏专业医疗背景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多加小心和谨慎。
掏耳朵并不会导致癌症,但我们仍需注意正确的掏耳朵方式,避免过度和不当的掏挖行为。保持耳朵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