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为何却说诸葛亮不得
在魏蜀吴的末年,英雄辈出,不仅有众多的枭雄和名将,还有许多拥有大智慧的谋士。其中,有一位名叫的谋士,他虽然没有辅佐任何一位英雄,却拥有经天纬地之才。他未曾出山,便已知天下大事,连卧龙凤雏和司马懿都无法与之匹敌。他出身殷王的后代,拥有贵族血统,却选择过着田园生活,守着几亩薄田,默默无闻。
说起刘备,他镇守新野城,拥有关羽、张飞等虎将。他一直渴望得到更多的谋士辅佐。一日,颍川人前来投靠,推荐了一位好友给刘备。这位好友却因为家中老母被抓走而不得不投奔曹操。这时,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他的好友诸葛亮。虽然刘备一开始并不相信世上有如此能人,但在遇到司马徽后,对方强烈推荐诸葛亮,才让刘备开始重视起来。此后便发生了“三顾茅庐”的典故。
司马徽被誉为三国“幕后黑手”,他的一盘棋让许多人惊叹不已。实际上,这句话也表明了司马徽的高超智慧。他并没有选择自己出山辅佐某位英雄,而是选择了推荐诸葛亮。有人认为他是因为看透了一切玄机而不肯为刘备效力。实际上并非如此。司马徽拒绝刘备的邀请是一种顺应天意的表现。当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并请他出山时,司马徽摇了摇头并说出了一句话:“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意味着诸葛亮虽然遇到了值得效劳的主公刘备,但他出山的时机并不成熟。
司马徽已经看出汉室王朝已经大厦将倾,任何努力都难以改变历史的走向。尽管孔明拥有卓越的智慧和能力,但强行逆天而行只会招来祸患。历史上的汉朝已经历经数百年,古人早已研究出新旧交替的规律,认为汉朝不可能再重现昔日的辉煌。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并铸就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是逆天而行的极限。随着刘备的离世,孔明的努力全部失败,失去了街亭、关羽败走麦城、命丧五丈原等后果都表明逆天而行的代价是惨重的。可以说,尽管司马徽没有出山辅佐任何人,但他早已看透了其中的玄机。这也是他不会为刘备效力的原因之一。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令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