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早教: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吗?

健康快乐 2025-04-26 00:18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现在的孩子们,仿佛是人间的小精灵。他们深知,哭泣是他们手中的一大法宝。每当他们的愿望未能如愿以偿,便会施展这神奇的法宝,瞬间的大哭大闹让家长心疼不已,继而满足他们的愿望。在宝贝们美好的童年里,我们真的可以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吗?来看看下面这些例子,是否也存在于你的生活中呢?

有些职场妈妈,因平日忙于工作,无法常伴孩子左右,所以只要周末来临,便带着孩子四处游玩。孩子们要什么,吃什么,都一一满足。她们觉得,平时亏欠孩子的陪伴太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们。

还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的童年太过短暂,一旦上学,就像被套上了枷锁。在孩子尚未踏入校园之前,他们希望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以为这样能让孩子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

也有一些家长,因为自己的童年过得单一、枯燥,所以希望给予孩子一个截然不同的童年。他们小时候因家庭条件所限,即使是小小的心愿也难以实现。当自己的孩子提出要求时,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满足,不希望孩子体验那种渴望而不得的感受。

更有一些家长实在无法忍受孩子的哭闹。一方面心疼孩子,怕哭坏了;另一方面,孩子的哭声也让家长感到烦躁。于是,只要孩子的要求不过分,他们就会满足,以避免孩子继续哭闹,双方都受罪。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的要求在他们那里就是圣旨,即便父母不满足,爷爷奶奶也会想尽办法满足孩子。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当孩子的要求得到满足时,家长都应该适当克制自己的宠爱之情。因为你们的满足,并不一定是爱孩子的表现,很可能因为过度的有求必应而害了孩子。当孩子长到12-18个月时,应该开始学会等待。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冲动。比如,如果孩子想下楼玩,我们可以告诉宝贝,等妈妈洗完手再出去。让孩子知道,等待之后的结果会比马上得到的结果更好。这是孩子自控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成长的标志。这样有助于他们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面对挫折时也能坚韧不拔。如果家长总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没有挫败感。而一旦遇到困难,他们无法面对这一切。父母不可能一辈子为孩子遮风挡雨,所以适当的时候要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我们用心去雕琢。让我们在爱的也给予他们适当的锻炼和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实前行。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