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杰斐逊:他是美国总统中最具有智慧
学霸之路与自由之父:托马斯杰斐逊的一生
在弗吉尼亚的一个富人家庭里,一个传奇人物诞生于1743年4月13日,他就是托马斯杰斐逊,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位总统之一。《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先后担任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和第三任总统。
杰斐逊的学霸之路始于他九岁的时候,在苏格兰教士威廉道格拉斯的学校里,他开始了古拉丁文、古希腊文和法文的学习。在父亲去世后,他继续在詹姆斯毛瑞教士的学堂里接受古典教育,并深入研究历史与自然科学。年仅16岁时,他进入威廉斯堡的威廉与玛丽学院哲学系,师从威廉史莫教授,研究数学、形而上学与哲学。史莫教授引导杰斐逊接触不列颠实证主义者的著作,为他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说,杰斐逊每天读书15小时,随身携带希腊文法书,法文精熟,还练习小提琴。
作为自由之父,杰斐逊于弗吉尼亚的城镇自治议会中执法,并写下了英属美州民权概观,引领弗吉尼亚地方议会走向国会。他的文字成为美国人辩驳的有力证据,推动美国走向独立自主。作为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撰稿人,杰斐逊献身于美国的政治文化与民间文化。大陆议会委任的五人小组一致同意由杰斐逊单独起草宣言全文。
杰斐逊的政治生涯起步于1789年9月,他出任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组建了美国国务院。之后他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经济和外交政策上产生分歧。辞去国务卿职务后,他建立和领导了民主共和党,对日后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总统选举中,他多次获胜,最终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的任期内,美国从法国人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地区,扩大了近一倍的领土。他还派遣远征队西行,使美国的西部边界延伸至太平洋海岸。
除了政治事业外,杰斐逊还是农业学、园艺学、建筑学、词源学、考古学、数学、密码学、测量学与古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他还是一名作家、律师和小提琴手,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许多人认为他是历任美国总统中智慧最高者。
他的名言引人深思:“不要因为别的人相信或否定了什么东西,你也就去相信它或否定它。上帝赠予你一个用来判断真理和谬误的头脑。那你就去运用它吧。”以及“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历史的辗转中,总有一些事件令人扼腕叹息。在朱由菘登基后,他重用昔日迫害东林党的“阉党”阮大铖,这一决策如同引燃了桶。阮大铖的出山,不仅加剧了与东林党的矛盾,更开始了对东林党的大肆报复,使得政权一度陷入混乱。
紧接着,福王即位后的举动更是令人震惊。他首先出卖了东林党的重量级人物、死守扬州的民族英雄史可法。当年关于南明皇帝人选的讨论中,史可法的“七不可”论揭示了反对朱由菘即位的七条理由。这些,马士英早已向朱由菘汇报。史可法因朱由菘的记恨而被迫外逃,以“督师”的名义避祸。
在南明内阁首辅的任期内,经济改革虽旨在充实国库、解决财政困难,但却以提高盐税和酒税、大肆卖官鬻爵的方式实施。这一举措导致南明的官职泛滥,甚至出现了“都督多如狗,职方满街走”的民谣。
再谈南明立国早期的国防。江南的“江北四镇”是南明的重要屏障,对抗北方的清王朝曾是其最大的资本。这四镇的负责人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四位总兵,从一开始就让人难以信赖。
在清军南下之前,刘泽清就已经嘱咐部下遇到敌人不必拼命抵抗,能逃则逃;高杰虽有抗敌的决心,但无大将之才,有勇无谋,部下纪律也极差。当清军南下时,刘良佐和刘泽清更是主动叛变。坚守抗战的黄得功最终在战场上英勇牺牲。而这四人中,除了黄得功外,其余三人在清军南下前都是飞扬跋扈之徒,拥兵自保,使得明王朝难以控制。
弘光政权的迅速衰亡,除了内部的腐败党争,还在于这个执政团队始终未能整合可用的军事力量,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不靠谱的将军们,他们的决策和行为都加剧了政权的崩溃,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