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有了更严保护

健康快乐 2025-04-22 01:27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古树名木珍视生态与历史的活化石

古树,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蕴藏着生态的密码。这些弥足珍贵的物种资源,不仅记录了地球的生态变迁,更是我们与过往对话的桥梁。近年来,我国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为这些活文物赋予了新的生命。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有关问题的批复》,为古树名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保护。这一《批复》明确指出了古树名木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植物,都属于刑法所规定的“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这意味着,非法移栽或破坏这些珍贵植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乡村中的大树古树,更是当地历史文化和亲情记忆的重要标志。它们见证了乡村的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与回忆。以往在一些地方的绿化工作中,曾出现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盲目移栽古树名木的现象,这对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在云南保山森林公安的一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曾查获一起非法移植野生树木案,涉及76株树龄长达300年的马樱花树。类似案例在全国屡见不鲜,令人痛心。这些非法移植行为不仅破坏了珍贵的生态资源,也违反了法律法规。

根据云南省相关条例规定,非法移植野生树木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一些地方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对非法移栽行为的法律认定分歧。此次两高联合发布的《批复》,旨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依法惩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犯罪。

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人表示,为了加大对珍贵树木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科研、生态价值植物的保护力度,2002年刑法修正案已经将犯罪对象扩展到了“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导致适用该法条过程中分歧较大。《批复》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非法移栽行为,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更可能面临刑事追究。根据相关法律,非法移栽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最高可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这一严厉的处罚措施,无疑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古树名木是我们的宝贵遗产,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承载着生态的希望。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保护这些活化石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在植树时节,不仅种下树苗,更种下对生态和历史的敬畏与尊重!《批复》明确了非法移栽行为的性质及其处罚原则,针对那些非法移栽珍贵树木或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行为,给出了明确的法律制裁。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对于此类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将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定罪量刑。对此,处罚程度视情节而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以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一《批复》的出台,实现了刑事司法保护植物范围与行政执法保护植物范围的一致性,标志着我国对于破坏植物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人表示,这不仅加强了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也回应了司法实践中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批复》在明确法律保护范围、加大打击力度的也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考虑到移栽与砍伐在社会危害程度上的不同,《批复》指出在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裁量刑罚时,应考虑植物的珍贵程度、移栽目的、移栽手段、移栽数量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等情节,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批复》还明确了野生植物的定义,即限于原生地天然生长的植物。对于人工培育的植物,除古树名木外,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非法采伐、毁坏或非法收购、运输人工培育的植物(古树名木除外)将依照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依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一《批复》的出台,无疑是我国司法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一次重要进步,彰显了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和力度。

这一消息来源于《》,于2020年3月24日第12版报道。让我们期待未来我国生态环境在司法保护的护航下,能够更加美好。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