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实行农牧民只需掏1元钱的一般诊治费
微微健康网消息记者在青海进行了一次独特的采访,了解到农牧民看病的新变化。以前,农牧民看病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而现在只需要掏一元钱的一般诊治费,其余大部分费用由新农合报销。这一改革措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有效实施。
去年开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等合并为一般诊疗费。记者在青海采访了解到,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牧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芨滩卫生室,患感冒的毛生财告诉记者,他看病只花了15元,报销后自己只花了两元。
按照青海新颁布的新农合补偿办法,一般小病的一般诊疗费由新农合报销,大病住院也能得到较高比例的报销。这一政策得到了患者马兴的赞扬。他是合尔盖村村民,患有肺心病,以前每次住院只报7.然而今年,他可以报销90%,自己只花不到80元。医生护士还为他提供贴心的服务,这让他非常感动,于是他给卫生院送了锦旗。
青海地广人稀,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是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取消药品加成和注射费、药事费等杂费收入后,如何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和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成为了一个挑战。中央和地方的投入正在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截至2010年,中央投资数百亿元支持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和设备购置。青海也积极投入资金改造建设县级医院和村卫生室。重新建设后的村卫生室已成为村里最漂亮的房子,设施齐全,服务优良。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对医生收入水平是否降低产生了疑问。基层医疗机构留人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青海通过财政全力保医改大民生,并通过各种渠道补偿和奖励人才,努力解决这一问题。芨滩卫生室村医牛凤英的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她以前只是一个负责打疫苗的村医,现在得到了更好的待遇和更多的支持,能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青海医改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减轻了农牧民的医药费用负担,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和设备,还提高了医生的待遇和医疗服务水平。这一改革措施为其他地区的医改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经过深入的对话和交流,牛凤英分享了她作为一名乡村医生的喜悦与期待。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本以为乡村医生的生涯就这样安稳平淡地过去,没想到国家政策开始重视乡村医疗。牛凤英去年的年收入达到了惊人的两万多,其中单单补贴就有一万多元。她激动地说:“我赶上了当村医最好的时代。”并且,还为她购买了新农保,她的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杨文光是从河东乡卫生院培养出的全科医生,现在他每个月的收入增加了四百多块,并且有了稳定的编制。河东乡卫生院的张俊院长介绍,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卫生院还设立了职工周转房,两室一厅的公寓解决了医生们的住房问题。
为了留住基层医疗人才,青海省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他们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专业水平,开展了各种培训项目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乡村医生培训等。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上,他们淡化了外语和论文的要求,而是更加注重临床能力的考核。青海省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乡镇卫生院职工生活周转房建设试点,对村医的补助也达到了年人均15000元左右。据估算,全省基层医务人员的平均月工资已经增加了三到五百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姚岚教授是医改中期评估的专家之一。她认为,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是关键所在。在过去的三年医改中,中央财政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改革,使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了显著改善。还存在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运行机制问题。必须尽快落实地方配套补偿资金,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否则,提高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水平可能会大打折扣,最终医药费用的上涨速度可能会超过报销水平的提高幅度。软件建设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许多人不再一辈子留在基层。我们需要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好,并通过制定吸引人才去基层提供服务的政策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应该鼓励人才以流动服务的形式到基层去,为基层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