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乳业产量虚夸5倍多 “水牛奶”被疑兑水奶
皇氏乳业:水牛奶的高端之路与挑战
作为中国最大的水牛奶加工企业,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向消费者灌输这样的理念:“好山好水好奶牛,水牛奶比普通奶更有营养更高端。”随着其在2010年的成功上市,皇氏乳业“以水牛奶走向全国”的战略得以加速实施。关于其水牛奶源和产量的质疑也接踵而至。
水牛奶,不同于常见的乳用牛(如黑白花奶牛)产出的奶,而是由水牛产出的奶。其营养价值极高,含铁量是黑白花牛奶的80倍,含维生素A为38倍,含锌为12倍,综合营养价值大约是黑白花牛奶的1.8倍。
广西作为水牛奶的产地,其水牛存栏量和奶水牛存栏均居全国第一,也是当地重点扶持的产业。为了推动水牛奶业的发展,广西出台了近20个相关文件,各级财政及欧盟提供了超过两亿元的资金支持。皇氏乳业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水牛奶第一股”。
质优价高的水牛奶背后也存在一些隐患和挑战。尽管水牛奶的价格高于普通牛奶,但其产量较低。从2007年到2011年,广西水牛奶的生鲜奶收购价逐年上升,与黑白花奶的价差逐步扩大。
与此皇氏乳业的发展模式也引发了质疑。其采用农户散养奶源模式,自有奶水牛数量有限,大部分水牛奶来自合作奶农(场)。这种外包模式在国内环境下管理难度大,原料奶质量难以保证。调研中发现,部分奶牛场环境恶劣,存在诸多卫生问题,导致奶水牛发病率高。
皇氏乳业还存在虚构奶源原产地和夸大水牛奶产量的问题。尽管其在官方网站上宣传摩拉菲尔的奶源来自优质的生态环境,但实地调查却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皇氏乳业披露的水牛奶产量与实地调查的结果存在巨大差距。
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消费者和资本市场对皇氏乳业的质疑。如何在确保奶源质量的提高产量并满足市场需求,是皇氏乳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调整经营模式,加强奶源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也是皇氏乳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皇氏乳业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皇氏乳业:水牛奶背后的故事与争议
皇氏乳业,一家在乳品行业中引人注目的企业,其产品水牛奶频频引发外界的关注和热议。其中,一些争议更是涉及到其奶源、产量以及售价等问题。在武宣县的调研中,当地奶水牛养殖大户苏明忠的一句话让人深思:“皇氏乳业的水牛奶牛皮似乎比以前的浮夸风还要严重!”这一观点引发了人们对皇氏乳业真实情况的进一步关注。
广西畜牧兽医局的数据显示,广西全区奶水牛存栏数量有限,而皇氏乳业公布的产量却令人费解。人们质疑,皇氏的产量是否超过了整个广西?其他乳企的情况又是如何?这一疑问悬在每一位关注皇氏乳业的人的心头。
专家指出,水牛奶的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饲养管理、饲料、疾病和挤奶技术等。在现实中,奶水牛的实际产奶量仅为黑白花牛的1/3。考虑到产品处于导入期,营销费用高昂,水牛奶的最终售价需要达到普通黑白花奶的3倍,才能确保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利润。皇氏的高端水牛奶品牌摩拉菲尔的售价仅比特仑苏高1.4倍,而其非高端品牌的价格涨幅甚至只有几毛钱。这让人们开始质疑其产品的真实性和质量。
对于外界的质疑,《金证券》记者向皇氏乳业进行了求证。虽然公司回应称正在整理相关资料并准备回应,但其回应中的一些细节引发了更多的问题。关于奶源,皇氏乳业市场部总经理唐晓锋表示,公司采用自有奶源和农户奶源相结合的方式。但对于两者的比例,公司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关于原产地和产量的问题,唐晓锋强调公司的统计口径可能与外界有所不同,造成了误解。而对于售价问题,他表示水牛奶的毛利率并不高,但公司一直在努力调整价格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对皇氏乳业的回应并未完全接受,尤其是关于产量和奶源的质疑仍然存在。甲忠生表示,他的调查团队已经对公司的奶源基地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对于产量的问题仍然持保留意见。这场争议究竟孰是孰非,皇氏乳业奶源基地的真相如何?《金证券》将继续调查追踪。在这场关于水牛奶的争议背后,不仅是关于产品质量和产量的争论,更是关于企业诚信和责任的。消费者期待着真实透明的信息披露,而皇氏乳业需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