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的八柱国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健康快乐 2025-04-19 16:46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北周,这一历史中的重要政权,承载着前身西魏的延续,同时也是隋朝的前身。其最高统治权归属于宇文家族,政权的奠基人为宇文泰。尽管北周皇帝均出自宇文家族,但其统治阶层并非单一,而是由八大军事贵族集团共同构成,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被誉为“八柱国”的八个大家族。

“八柱国”的全称是八位柱国大将军,其起源可追溯到西魏时期。当时,宇文泰作为权倾朝野的西魏大丞相,于大统三年(537年)因再造中兴之功被册封为柱国大将军。随后的十几年里,西魏皇帝又陆续册封了其他七位柱国大将军,他们分别是广陵王元欣、陇西郡开国公李虎、赵郡开国公李弼、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南阳郡开国公赵贵、常山郡开国公于谨和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这八位人称“八柱国”。

公元557年,西魏恭帝在权臣宇文护的威逼下,将皇位禅让给宇文泰的嫡长子宇文觉,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那么,改朝换代后,西魏的“八柱国”们命运如何呢?

作为八柱国之首的宇文家族成功夺得皇位,建立了北周政权。北周历经五帝、二十四年后,于公元581年走向灭亡。权臣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杨坚建立隋朝后,对宇皇族成员进行打压,使得显赫一时的宇文家族遭受重大打击。部分宇文家族旁支成员因与其他高门大族存在姻亲关系,得以幸存,并在随后的隋朝、唐朝继续担任重要职位。

广陵王元欣是西魏宗室的一员,他性格粗犷率直,没有野心,对宇文泰毕恭毕敬。在北周取代西魏后,元欣家族依然得到了优待。

陇西郡开国公李虎在北周取代西魏后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在北周、隋朝都享有显赫地位。隋朝末年,李虎之孙李渊起兵反隋,并最终成功创建了大唐王朝。

赵郡开国公李弼在北周取代西魏后被封为赵国公,其家族在北周、隋朝依然地位显赫。隋朝末年,李弼的曾孙李密成为反隋的重要首领。

南阳郡开国公赵贵在北周取代西魏后被封为公,然而他因不满宇文护的专政弄权,联合独孤信欲将其铲除,但计划失败,赵贵惨遭处死。

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在北周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因赵贵案受到牵连,被勒令自尽,但其家族并未沉沦。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成为北周明帝的皇后、唐国公李的妻子(后被追封为元贞皇后)以及杨坚的皇后。独孤家族历经三朝而不衰。

常山郡开国公于谨是宇文家族的坚定支持者,他在北周取代西魏后被进封为燕国公。于谨死后,其家族在隋唐两朝依然地位显赫。

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在北周取代西魏后被封为梁国公。他因一时口快得罪了权臣宇文护,被迫自杀。虽然侯莫陈崇的兄弟子侄仍在朝廷中担任高级职位,但侯莫陈崇家族再也无法恢复过去的显赫地位。

北周的“八柱国”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兴衰荣辱,他们的命运与这个重要政权的兴衰紧密相连。隋朝末年,李弼的后人李密揭竿而起,反隋事业如火如荼,他作为瓦岗军的重要首领,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南阳郡开国公赵贵,在北周取代西魏的历史进程中,因功进封为楚国公。命运多舛的他,在公元557年却因不满宇文护的专制权力,联合“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企图进行政变。不幸的是,事情败露,赵贵遭到了残酷的处决。

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在北周取代西魏后也被进封为卫国公。独孤信因受赵贵事件的牵连,被迫自尽。独孤家族并未因此而沉沦。独孤信的三位千金分别成为了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唐国公李的妻子(即唐高祖李渊的生母,追封为元贞皇后)以及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家族历经三朝,依旧繁荣昌盛。

常山郡开国公于谨,在北周历史转变中坚守立场,支持宇文家族,因此受到宇文家族的格外优待,被进封为燕国公。于谨过世后,其家族在隋唐两朝依然保持显赫地位,足以彰显其家族的影响力和实力。

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在北周取代西魏后也获得了梁国公的封号。命运之神并未一直眷顾他。公元563年,侯莫陈崇因一时口舌之快得罪了权臣宇文护,遭到了残酷的自杀命令。尽管他的兄弟子侄仍在朝廷担任高位,但侯莫陈崇家族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显赫地位,这一事件也成为了他们家族兴衰的转折点。

这些人物的故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展现了各个家族在隋朝末年的兴衰历程。他们的命运与权力斗争、家族荣誉紧密相连,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段传奇。

上一篇:美国最好看的大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