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患肌无力无法行走 父亲连续8年背送上学
在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新生名单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名字周丽婷。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她就因肌无力无法行走,她的父亲周泽发以无比的毅力和坚持,连续8年背着女儿上下求索,从未间断。
昨日,周泽发载着新买的电动摩托车,搭载着女儿周丽婷去学校报到。然后,他背起女儿,为她办理入学手续。这个场景让人动容,也让人敬佩。
周丽婷的困境并非个案。她的父亲周泽发今年46岁,来自岚皋县佐龙镇黄兴村。他和妻子丁代会育有一女两子。除了周丽婷,他们的长子今年也将进入另一所高校就读。周丽婷的弟弟同样患有下肢肌无力,也需要父亲的接送。
周泽发回忆起女儿的症状始于小学五年级,当时女儿总是无意识地摔倒。不久之后,小儿子也出现了同样的病症。由于医疗费用的高昂,周泽发开始自己寻找治疗方法,他购买了中医书籍,按照病情找方子为孩子们熬药。现在,孩子们的身体已经调理得不错。
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周泽发一家在8月20日搬到了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附近的东大村。他们的新家两间房每月租金为600元。这样方便周泽发接送两个孩子上学。现在,小儿子也将到东大附近的长安五中就读。
周丽婷留着齐耳短发,坐在凳子上看起来和正常女孩无异。她的下半身几乎无法行走,手部功能也仅限于写字翻书。高考报名时,周泽发抱着女儿称重后减去自己的体重,女儿的体重大约是40公斤左右,身高大约1.6米左右。
周丽婷在学校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不上厕所,她在学校几乎不喝水。她的母亲丁代会表示,周丽婷吃得很少,每次只吃一点点。为了保证接送两个孩子的时间,周泽发只能打零工维持生计。尽管收入不稳定,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他提到美国的药品可能能治愈孩子们的病,让孩子们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周泽发总是笑着说:“总会好起来的。”他坚信自己能和妻子打拼照顾好这个家。他说:“不管现在怎么样,我都希望孩子们可以快乐成长,将来也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
为了应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挑战,周丽婷的母亲为她购买了轮椅。大学的课程频繁更换教室和楼层的问题得以解决。尽管行动不便给她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西工大的软件工程是我的第一志愿。”周丽婷说,“软件编程和设计可以靠脑力完成。”在她看来除了行动不太便利外,“自己和其他女生没什么特别大的区别”。她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阅读《青年文摘》和《神探柯南》,也喜欢看电视剧《麻辣女兵》。周丽婷,一个深受父母关爱的女孩,对于父母的细心照料,她内心充满感激,却不知如何言表。她怀揣梦想,渴望通过努力学习,将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此作为对父母的回报。她的故事,温馨而又感人。
在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台炳龙谈及学院对特殊学生的关怀。他表示,学院在招录这类学生之前,便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学校的爱心社、志愿者小组等团队,都愿意为这些特殊学生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完成生活中的种种事宜。对于周丽婷来说,学院的信心满满,相信她在西工大度过的四年时光里,定能顺利完成学业,实现生活的自立。
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挫折与困境。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身残志坚,永不言弃。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这群特殊人群都能勇往直前,那么我们作为身体健全的人,又有什么理由在困境中轻易放弃呢?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精神,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次挑战与机遇。我们应当珍视这些经历,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与进步。周丽婷的故事以及那些身残志坚的特殊人群,都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共同为他们点赞,为他们的坚韧精神喝彩。相信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我们都能像他们一样,勇往直前,无畏困难。
我们还应关注更多的相关新闻推荐,了解不同人的故事与经历,从中汲取更多的力量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