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酒店现黑作坊浑洗
今日,有读者反映南京部分酒店和饭店的床单、餐桌布等物品被送往卫生条件恶劣、无相关手续的洗涤公司清洗。据称,这些经过“黑作坊”处理的物品,有的散发出怪异的味道,有的颜色黯淡,令人无法忽视。记者深入探访了这一问题,揭开了一场关乎公共卫生与消费者权益的惊人内幕。
记者首先来到一家位于南京中山东路的高档海鲜酒店,目睹了一名男子搬运酒店内的桌布等布具,装载至一辆面包车后驶离。跟随这辆面包车,记者来到了栖霞区尧化街道王子楼附近的一个大院。这里,一个洗涤作坊的环境令人触目惊心。院内乱堆废旧木材,脏兮兮的小狗在作坊内四处奔跑,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洗涤设备陈旧不堪,地面上满是苍蝇。更令人震惊的是,工人们在工作时并未穿戴工作服、帽子和口罩。
更令人担忧的是,作坊内的洗涤过程存在严重问题。工人们将洗过的水再次使用,甚至将洗衣机排出的污水收集起来再次利用。当记者提出质疑时,一位工人表示这是常态,甚至称老板也在这样做。而作坊老板则试图用营业许可证来为自己辩解,同时表示会改善环境状况,但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酒店回应称对此并不知情,但员工却悄悄透露,他们的工作服也是由这样的作坊清洗的。这些工作服拿回来时带有怪味,部分女服务员穿上甚至会起疹子。尽管员工对此有所不满,但面对可能的职业风险和经济压力,他们只能选择忍受。这也引发了客人的不满和投诉,有时甚至会引发纠纷。
据了解,“黑作坊”的洗涤成本远低于正规洗涤公司。工人们透露,他们洗一张桌布只收6毛钱,而正规公司的收费都在1元以上。这些作坊在洗涤过程中并未按照布具的用途进行分类清洗,而是将沾有各种污渍的床单、餐桌布等混在一起洗涤。
这一事件不仅关乎酒店和饭店的卫生状况,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犯。作为消费者,我们有必要关注这一问题,要求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保障我们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酒店和饭店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确保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达到基本的卫生标准。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尊重,更是对法律和道德的遵守。希望相关部门和酒店、饭店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现状,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作坊负责人透露,他们选择混合洗涤床单和桌布的原因在于洗涤过程中会加入消水。这种混合洗涤的方式,能让污渍轻松脱落。由于洗染行业的门槛较低,管理跟不上,许多无资质、不达标的小企业和小作坊纷纷涌入公共纺织品洗涤市场。他们为了降低成本,用低价抢占市场份额,这不仅破坏了原先的市场秩序,加剧了恶性竞争,而且对消费者的卫生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南京洗染协会的高会长对此深表担忧。他透露,按照正规的洗涤标准,一条直径2米的床单的洗涤成本至少为1.3元。黑作坊为了降低成本,其洗涤过程肯定无法达标。这些作坊在洗涤公共纺织品时,不仅环境脏乱,而且洗涤布具的卫生状况也不合格。所有的洗涤布具都堆放在地上,细菌超标严重。这些作坊的消毒过程也存在问题。按照规定,布具等纺织品需要在至少200度的高温下消毒后才能投入使用,但小作坊往往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高会长进一步指出,这些作坊内使用锅炉烧热水也是不符合规定的。因为纺织品属于易燃品,使用明火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许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反复烧煮的水进行洗涤,这些水的质量已经明显变差,但仍然被继续使用。
公共纺织品的洗涤是一个专门的行业,随着餐饮业的发展,这个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南京近七成的大型餐饮酒店内的桌布、口布等公共纺织品的洗涤标准和来源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一些承包洗涤的小企业虽然拥有营业许可证,但其卫生条件和洗涤条件明显不符合行业规范。
高会长呼吁,工商和质监部门应加大对黑作坊的查处力度,对酒店、饭店公共纺织用品的洗涤去向进行追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卫生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选择信誉良好的洗涤企业和酒店餐厅,以保障自己的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