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士兵心理问题多 疾病根源或是“海外战争政
近日,美国士兵多次陷入舆论风波,被指责行为异常,心理问题频发。专家分析称,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与美国的“海外战争政策”有关。
回顾近期事件,我们发现美国士兵的行为越来越令人震惊。例如,在凌晨时分闯入阿富汗南部美军基地附近民宅枪杀平民的事件,以及驻阿美军焚烧宗教书籍的行为等等。更令人痛心的是华裔士兵陈宇晖遭到虐待致死的事件,以及美军士兵吉布斯在战场上组建“杀戮小组”的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训练有素的美国大兵陷入疯狂?
这些事件背后可能涉及到一种名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心理疾病。据美军官员透露,一些士兵在作战期间遭受了异乎寻常的创伤或处境,出现心悸、失眠、狂暴易怒等生理反应及精神疾病。对此,专门研究“战争综合征”的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埃里克阿尔伯根表示,这种情况并非个案。通过对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回来的老兵的调查,他发现那些经历过极度创伤事件的士兵,容易陷入回忆和错觉中,遭受精神痛苦。
戴维利斯博士是一家专门治疗退役军人PTSD病的私人医院的心理学博士,他认为连续作战、无法退役回家的士兵更容易诱发PTSD的发生。美国五角大楼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美国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多次奔赴战场的。此次枪杀阿富汗平民的美军士兵也是第四次被派往战场。这表明,即使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技术和最强大的火力,美军仍然无法解决官兵在长期处于作战环境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可能是“战争综合症”或PTSD的根源。
罗伯特森是一位在阿富汗南部作战的美军士兵,他的心态很有代表性。他表示,对路边、隐身敌人的袭击、兵民难分情况的焦虑以及对战争看不到尽头的绝望感,加上身边战友的连续倒下,都可能导致战争综合征的发生。实际上,凡是上过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前线的官兵,大多数都会因为长期担心夜间受袭或遭遇自制而难以入睡。
即使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完全保护官兵免受心理疾病的困扰。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官兵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他们在战场上的安全和稳定。美军战场的心理阴霾:战争综合症的挑战与救赎
罗伯特森提到,那些承受着沉重精神压力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的美国士兵们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加脆弱,容易触发应激反应,甚至有些变得狂躁,有强烈的冲动。这些士兵的心灵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位美军高级军官坦言,政治环境也是美军官兵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二战期间,美国军人的英雄形象使他们回国后受到欢迎和支持,这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对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美国民众的支持度并不高。回国后,许多官兵得不到应有的鲜花和掌声,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许多前线官兵心生沮丧。在坎大哈军事基地内,不少官兵坦言他们并不清楚作战的真正目的,但身为军人,他们必须服从命令。这种内心的煎熬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
不仅如此,驻阿富汗美军的对手也越来越擅长心理战。他们通过网络视频、无线电广播等手段,传播对驻阿联军袭击的画面,这些血腥场景往往令驻阿联军的敏感神经大受刺激。一位美国军官感慨道,无论武器装备多么先进,火力多么强大,都无法拯救官兵的心灵。
为了缓解驻阿美军的心理压力,减少“战争综合症”的影响,美军采取了多种措施。所有前线作战部队都有专门的心理治疗小组,为官兵提供24小时的心理辅导。还有随军牧师以及一系列休闲设施,帮助官兵放松身心、恢复士气。甚至在最前线的连级驻地,也配备了美国最先进的健身器材。官兵还可以申请休假,离开战场去世界各地度假。这一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美军为了治疗患有PTSD的士兵,在军中配备了大量心理医生。但面对官兵们反复的战地经历讲述,这些医生也可能出现共鸣性的心理疾病问题。甚至有一名负责抚平受伤士兵精神创伤的军医,最终自己的精神却崩溃了。多名在阿富汗服役的作战官兵绝望地表示,只要美国仍在继续战争,美军的“战争综合征”噩梦就不会醒来。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军事和心理问题,更是对美国和全球和平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