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餐饮企业禁用散装油 能否堵住地沟油?
【新闻背景】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正式颁布实施一项新规定,从5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禁止散装油进入餐饮企业。这一决策背后,是为了彻底切断地沟油流入餐饮行业的通道,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面对这一新规定,餐饮行业反响如何?又将如何实际操作?
一探餐饮企业态度
在昆明市五华区校场东路的家进小吃店,店主谷家进坦然表示,他们已经积极响应这一规定,不再使用散装油。他表示,虽然散装油的价格较为低廉,但无法保证其质量与来源,容易混入地沟油。而采用桶装油,有明确的产地和检验标准,更能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在昆明市学府路的茶香煮品饭馆,陈老板坦言这一规定确实会增加经营成本。她表示,为了应对成本增加,可能会调整菜品价格。但消费者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只要能够杜绝地沟油,即便是增加一些开销也是值得的。
二问如何杜绝散装油
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云海介绍,所谓的散装油,是指没有明确的厂址、生产日期、产品名称、成分及QS标示的食用油。为了彻底杜绝散装油进入餐饮行业,昆明将从多个环节入手。
重点整治对象将是学校、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和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将严厉打击使用来源不明、资质不全和包装标识不全的食用油脂行为。
建立食用油脂进货索证、使用和处置的台账记录制度,规范餐厨废弃物及废弃油脂的流向记录。这意味着餐饮企业必须对每一批次的食用油的来源、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备查验。
加强食用油脂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督检查,对违法生产、掺杂掺假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的,将处以违法所得2-5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昆明市还设立了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违法使用散装油的个人进行奖励。
三问未来之路
展望未来,昆明市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这一规定得到有效执行。也将引导餐饮企业选择正规渠道、质量有保障的食用油,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昆明市通过禁止散装油进入餐饮企业的举措,展现了对公众饮食安全的坚定承诺。虽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能够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何防范新桶装旧油张云海为您解答疑问
随着昆明“禁散”规定的出台,一些质疑之声也随之响起。有人担心,如果餐饮企业把散装油装进桶里,称之为桶装油,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呢?面对这一疑问,张云海为我们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张云海明确表示,散装油和桶装油的划分标准关键在于是否有固定的预包装,这包括厂址、产名、生产日期、保质期、品名、主要成分以及是否经过质检部门的认证和国家质检与当地疾控部门的检验报告书。只有具备这些要素的油,才能被视为合格产品。
对于将散装油装入桶中的做法,张云海强调这实际上属于非法加工行为。监管部门在检查时将会非常仔细地核查此类情况。一旦发现散装油被用来冒充桶装油,将会以假劣产品进行处理。
张云海同时提醒大家,不能单凭是否为散装油就断定其是否为地沟油。他举例说,像云南罗平的菜籽油,许多高质量的散装油其实来源于大型的成品油供应商,这些油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精加工,通过正规渠道投放市场。仅有小部分菜籽油由农民直接投放到市场。
对于这部分优质散装油,张云海表示,监管部门鼓励它们通过正规企业合法加工并流入市场。禁止散装油进入餐饮企业,可以对散装油生产企业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其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按照桶装油的标准和包装方式进行生产,这将更有利于保障食用油的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安全。
作为食品监督管理单位,昆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流通环节上严格把关。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流入餐桌,昆明制定了《昆明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多个部门将携手合作,严厉打击地沟油流入餐桌的违法行为。我们期待这一系列的措施能够真正为消费者带来安全、健康的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