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抽检:四成多大米镉超标 名单尚未公布

健康快乐 2025-04-16 20:08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近日,广州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震撼人心的消息:在今年的首季度食品抽检中,大米的质量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令人揪心的是,高达44.4%的大米及米制品被检测出镉超标。这一消息来源于市食药监局网站的公布,涉及的不合格大米共有8个批次。被检出镉超标的大米的品牌信息目前尚未公开。

市场早已出现关于问题大米的传闻。今年2月,南方日报的报道指出,广州市场上随机抽取的湖南大米多次被检测出镉超标。有报道称,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从湖南购买的食用大米,经检验重金属含量超标,不得储备,只能用于工业用途。随着大米市场价格的上涨,这些不合格大米竟然流向了餐桌,进入了市民的饭碗。

南方日报记者的调查还揭示,问题大米主要来自湖南的多个粮库,包括中央储备粮长沙直属库等。这些大米被发现问题后,仅少量被退回,其余大部分被降价处理,并未如之前所说用于工业用途。与此湖南省政协的一份议案显示,近年来湖南省出口农产品因有害物质超标被拒的次数逐渐增多。

在广东省最大的粮油集散市场佛山三眼桥市场,南方日报记者抽取的部分品牌大米检验结果显示,重金属镉超标的大米品牌多达11个,产地涉及多个省份。

镉大米的危害在于其累积性。虽然镉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最早在日本被发现,但专家的研究表明,稻米产品的镉含量超标对人体的伤害并没有到恐慌性的地步。镉需要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造成伤害。

那么,大米中的镉究竟从何而来?专家指出,稻米中的镉主要来自受污染的土壤。而土壤中的镉则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磷肥中的镉元素未剔除而进入土壤;二是湖南、江西等稻米主产区的灌溉水系受到重金属污染,其中的镉成分通过灌溉进入土壤并富集。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办法消除土壤中的镉,专家建议将磷肥中的镉元素提前剔除,但成本较高。同时保持灌溉水源的清洁也是关键。

面对这样的情况,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建议市民更加“杂”地取食,多吃海产品、豆类产品等含锌量较高的食品来降低吸收过多镉元素的风险。他还特别强调南方人应该搭配多吃北方食品。

湖南的多个粮库负责人坦言,湖南普遍存在大米镉超标的情况。其中长沙地区尤为严重。这与气候、土壤、水源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即使质量最好的大米也存在重金属问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米中部分存在镉超标的情况,但专家强调按照国家标准,白米中的镉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提高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恐慌。这一问题尚未有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减少食用高镉含量大米并多样化饮食是减少健康风险的有效方式。湘潭大米因镉超标而在公众视野中频频亮相,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热议话题。不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然而尽管如此,许多地区仍然对湘潭大米情有独钟。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原来,湖南是我国的重要产粮省份,而长株潭地区更是湖南稻谷质量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的稻米不仅口感鲜美,饱满丰盈,而且当用其制作米粉时,出粉率之高令人称奇。这也使得湘潭大米在各地深受追捧。

湖南省政协的一份议案揭示了近年来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湖南省出口农产品因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而被拒绝的次数逐渐增多。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难以根治的顽疾。各种有毒事件层出不穷,如今连我们日常所依赖的大米也未能幸免。镉超标大米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警惕:科技的进步,有时也可能带来无法预见的后果。

是的,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我们带来了便捷与舒适,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承认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也要警醒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也应该深思:如何在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科技真正为我们造福,而不是成为危害我们的工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们的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真正福祉。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