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贴牌的“洋奶粉”将要被叫停?

健康快乐 2025-04-16 10:53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自奶粉安全风波以来,国产奶粉在我国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印象。香港的“禁奶令”更是加剧了奶粉市场的紧张情绪,使得洋奶粉成为消费者的抢购对象。一些洋奶粉实际上是在国内贴牌生产,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那么,对于国内贴牌的洋奶粉,是否应该叫停呢?

工信部组织的会议即将召开,届时国内上百家的奶粉企业将齐聚一堂,共同如何提高乳粉质量、提振社会消费信心。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会议可能会出台新政策,禁止奶粉在国内的贴牌加工行为。奶粉行业的兼并重组也已经拉开大幕,蒙牛、雅士利等领军企业可能会率先行动。

工信部近期发布的《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对奶粉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安全专项检查。会议将传达国务院部署的进一步加强奶粉质量安全工作的精神,并详细解读相关措施。

有消息指出,未来或不允许奶粉在国内进行贴牌加工,企业只能生产自有品牌的奶粉。到国外贴牌生产的行为并不会被禁止,但需要遵循质检总局的相关规定。关于是否会有大量的奶粉企业被淘汰,目前尚未有确切的数字,但可以确定的是,部分不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除了淘汰制度,“双提”方案还鼓励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其中,蒙牛乳业和雅士利可能是首批公布合作意向的企业。这种联合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够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在奶源方面,养牛的尴尬现状正在显现。广东奶水牛存栏量在五年内从1.7万头降至约5000头,这反映出养牛的困境。尽管广东奶牛养殖规模化水平较高,但由于养牛业免征农业税,很多地方并不支持其发展。土地资源的短缺也是养牛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广东山地众多,许多草山草坡被转化为林地,导致养牛业难以扩大规模。

当前奶水牛的存栏量连年暴跌,尽管广东的生鲜奶及乳制品质量经过多次检测合格,且每天还需供应香港的生鲜奶及乳制品,但乳业发展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广东省奶业协会会长表示,奶水牛的发展不理想与养牛占地问题有关。他也指出,这种小众化的奶水牛现状只是养牛尴尬的一个缩影。

奶粉行业的变革与养牛业的困境相互交织。在追求质量与安全的如何平衡市场需求、资源配置和行业发展的问题将是业界面临的重要挑战。奶农面临多重关卡限制,寻求在林地种草养牛发展畜牧业之路充满挑战。尽管国家每年推出众多支持奶业的政策,但在广东这样的经济发展地区,扶持资金需依赖地方财政补贴,导致地方养牛不仅无法收税,还需自掏腰包。

业内专家陈三有建议,为了调动地方支持畜牧业的积极性,可采取先收税后由广东省财政统一退税的办法。他强调:“我们正在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广东能多养牛。”当前,属于中央财政支付的养牛项目包括奶牛良种补贴和奶牛场标准化建设等。而在广东省,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优质后备母牛饲养补贴。由于广东奶牛存栏量较少,人均生鲜奶占有量仅1.6公斤,导致部分乳品加工厂依赖外地调进生鲜奶,增加了原料奶质量安全隐患。

此情此景下,不禁让人深思:为何消费者非要购买“洋奶粉”、“港奶粉”?归根结底,市民对目前的食品安全已经失去了信心。这一问题不解,奶粉市场难以真正恢复健康。即便国家出台众多政策扶持国内乳业发展,市民的信任危机仍是横亘在乳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题。

事实上,我国内地完全有能力生产优质奶粉。洋奶粉贴牌叫停并非长远之计,真正的解决方法在于重建消费者对我国乳业的信任。这需要、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生产标准、加强宣传教育,让市民了解国内乳业的发展现状和成果,从而重拾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在此,我们呼吁各界共同努力,支持国内乳业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喝上安全、健康的国产奶粉。消费者也应保持理性,不要被市场上的个别不良现象所蒙蔽,做出明智的选择。

上一篇:社戏课堂笔记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