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医疗设备要进口 加剧我国看病贵现象
高端医疗设备进口现象及其影响
进口高端医疗设备价格昂贵,成为了推动看病贵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上,进口设备的价格普遍比原产国的价格高出50%~100%。三家国际巨头通用、飞利浦、西门子长期占据了中国70%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这种情况导致了国内高端医疗设备的生存困难,也间接拉高了医院的检查费用,使得民众面临看病贵的问题。
随着慢性病和传染病发病率的上升,人们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大。过去的12年里,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增长了8.5倍,显示出医疗器械行业的巨大潜力。尽管市场规模在扩大,我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据报告,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额约占全部市场的40%,在许多细分市场上,外国品牌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如CT、超声波仪器、检验仪器、磁共振设备等领域,外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80%。
进口医疗设备价格高昂的原因复杂,其中包括中间经销环节多、层层加价、器械采购中的灰色交易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进口设备的价格,使得一些医院不得不花费巨资采购,从而间接影响了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生存空间。
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善。国家对于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的重视日益增强。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时强调了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的重要性。与此一系列扶持政策正在推出,包括鼓励器械创新、加快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等。
商务部也在进行医疗器械领域的反垄断审查工作调研,旨在打破进口设备的垄断局面。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扶持和国内企业的创新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将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为降低检查费用、解决看病贵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将为国产医疗设备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设备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国信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揭示,国内的一些医疗器械公司已经拥有了精湛的技术,其生产的医疗影像等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已经与跨国公司的产品相当,无明显差别。
国家卫计委于10月9日宣布,将逐步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工作,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试点与全面推行,一种“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医疗格局将逐渐成形。
当下,基层医院对低端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需求开始激增,家用医疗设备的普及率也将逐步提高。家庭健康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预测,家用医疗装置市场将迎来大幅增长,预估市场将成长25%。
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要真正实现降低医院检查费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还需要立法和监管的加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任朱恒鹏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的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存在加价率标准缺失的问题,若想整顿医疗器械市场、消除垄断,需深入调查市场的各方利益输送,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立法和监管的双管齐下,才能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我们还需要加强公众对医疗器械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让更多人明白定期检查、及早预防的重要性,这将进一步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行业内部也需要自我革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研发更多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器械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医疗器械将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