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很快会变异 但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彼得皮奥特教授,作为埃博拉病毒的发现者,最近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的专访,向我们分享了埃博拉病毒研究的幕后故事。随着病毒不断变异,其威胁性也在增强。幸运的是,埃博拉病毒变异后似乎不太可能通过空气传播,但染病者的生存时间可能会延长,因为病毒似乎不希望宿主迅速死亡。
回溯到1976年,皮奥特教授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家时,首次接触到了埃博拉病毒。当时,一名飞行员带来了一份神秘的血液样本,来自比利时修女在扎伊尔染上的未知疾病。医生请求他们为这份血液样本进行黄热病测试。
对于当时的实验室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并没有高安全性的实验室,但皮奥特教授和他的团队义无反顾地接受了任务。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只能依靠简单的防护措施穿上白大褂、戴上手套。当打开保温瓶时,他们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冰块已经融化,一个试管破碎,血液和玻璃碎片在冰水中漂浮。他们依然小心翼翼地将完整的试管取出,尝试找出导致修女生病的病原体。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他们排除了拉沙热和伤寒热等可能性。为了确定病原体,他们将血液样本注射到实验室动物体内。起初几天没有异常,他们曾以为病原体可能因保温不足而破坏。随后动物的死亡让他们意识到血液样本中一定存在某种致命的东西。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终于通过电子显微镜捕捉到了这种病毒的影像。这种病毒与黄热病病毒截然不同,它看起来更像马尔堡病毒。马尔堡病毒可导致出血热,其危险性极高。皮奥特教授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因此退缩。尽管他们对马尔堡病毒了解不多,但他们仍然勇往直前,深入研究这种新的病毒。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前往非洲扎伊尔展开实地调查。作为第一个飞往扎伊尔的科学家,年轻的皮奥特教授深感责任重大。尽管面临未知的危险和极大的压力,但他没有感到恐惧或担心。相反地他感到自己像个英雄。如今回忆起这段经历他依然充满了激情和专业精神并向我们传达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勇敢面对未知的决心和勇气的重要性。在与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的交锋中,皮奥特和他的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他们对这种病毒的传播途径一无所知,只知道它需要严密的防范。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橡胶手套,甚至借来摩托车的护目镜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侵袭。在采集病人的血液样本时,皮奥特小心翼翼,唯恐针头带来不幸的交叉感染。
在这场与未知病毒的战斗中,皮奥特显然做得非常出色。尽管某些时刻他出现了埃博拉病毒类似的症状高烧、头痛、腹泻,但他的冷静与理智让他区分开了自己的症状与真正的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区别,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和隔离。
当谈及给这种病毒命名时,皮奥特回忆起了那个夜晚的团队会议。他们坐在灯光下,一边喝着饮料一边讨论如何命名这个新的病原体。他们不愿让杨布库永远与这个名称绑定,于是决定寻找附近的河流来为病毒命名。在地图上寻找了很久后,他们发现了埃博拉河。虽然后来他们了解到离杨布库最近的并非埃博拉河,但这个名称却意外地成为了这个病毒的代号。
皮奥特也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比利时修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病毒的传播者。在她们的医院里,她们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为孕妇注射维生素,这一行为导致了杨布库许多年轻妇女感染埃博拉病毒。皮奥特认为,修女们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而他们在反馈时过于谨慎的措辞可能无法充分警示人们这一行为的严重性。这次事件暴露出教会医院在埃博拉疫情爆发时未能遵守防治原则,加速了病毒的传播速度。遗憾的是,在西非疫情爆发期间,仍有许多医院扮演了与比利时修女相同的角色。
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皮奥特和他的团队在面对未知病毒时的勇气和专业精神,也向我们展示了在这场全球大疫中,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是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和对未知的的故事,也是一个提醒我们在面对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时保持警惕和负责任的警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