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工业明胶制作混入食药难检测

健康快乐 2025-04-15 21:23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微微健康网报道,关于工业明胶制作的秘密令人震惊:食用和药品中的明胶,竟然与工业明胶难以区分,这让无良企业更加有恃无恐。他们利用臭皮鞋等皮革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将其转化为亮晶晶的明胶颗粒。这个过程就像一堂生动的化学课,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这句讽刺的顺口溜揭示了工业明胶的广泛应用。老酸奶、果冻、毒胶囊等事件接连曝光,让人们谈“胶”色变。网民们用自嘲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愤怒和无奈。

那么,这些臭皮鞋是如何变成明胶的呢?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个过程包括石灰浸泡、多次清洗、强酸浸泡、熬煮融胶、冷却漂白、晾晒粉碎等多个环节。原本又脏又硬的废皮革,经过这些处理后,变得干净、柔软,最终成为亮晶晶的明胶颗粒。

明胶的前世今生也令人着迷。它按用途分为药用明胶、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人们家中熬骨头汤时,汤的表面会呈现出清澈透明、微微有琥珀色的冻状,这就是明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副教授朱毅介绍,动物的骨、皮、肌腱等结缔组织或表皮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胶原,是制成明胶的主要成分。

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的胡海梅博士表示,人类使用明胶已有千年历史。早在公元前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从含胶物质中制得皮胶。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明胶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工业明胶的混入却给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带来了严重问题。工业明胶的熬制过程比食用和药用明胶简单,由于添加了甲醛等防腐剂,存在重金属铬、砷等残留,菌落总数超标,只能用于工业用途。

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工业明胶和食用、药用明胶从外表来看并无明显差别,一般消费者无法鉴别。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至关重要。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药品,以保障自身健康。明胶的制造有着严格的规范,尤其是食用和药用明胶。它们必须采用新鲜的、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的、未经化学处理的动物骨骼或原皮进行加工,全程采用全封闭的流水线进行烘干和粉碎,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纯净。

工业明胶的制造过程则显得复杂许多,其原料来源五花八门,包括破皮鞋、皮革厂的废弃下脚料,甚至可能包括动物尸体。现在普遍的做法是收集皮革边角料,通过一系列工序,将水解蛋白脱出,制成明胶。虽然这种方式有效地利用了废弃皮革并降低了成本,但其中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水解蛋白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问题在于皮革厂在化学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去除这些化合物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几乎难以实现完全去除。一旦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就会转移到水解蛋白中,被人体吸收后,将对健康造成危害。

工业明胶的熬制过程相较于食用、药用明胶更为简单,颜色较为灰暗。为了保持其品质,常常会添加甲醛等防腐剂,导致明胶中重金属如铬、砷的残留超标,菌落总数也不达标。这类明胶只能用于工业用途,绝对不可用于食品或药品加工。

关于“毒胶囊”中铬超标的问题,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皮革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铬鞣剂。工业明胶中的铬含量非常高,主要呈现为三价和六价两种状态。六价铬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可能引发皮炎、溃疡、咽炎等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贫血、肾炎、神经炎等。

除了铬超标的问题外,工业明胶还存在其他隐患。在皮革处理过程中可能使用的、硫化钠、偶氮染料和甲醛等物质都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目前尚无标准的检测方法能够确认工业明胶的存在。这就给那些无良业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外观上的相似性,将其混入食品中,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专家指出,目前只能通过检测明胶产品或使用明胶的食品中铬含量及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标准来识别工业明胶。有些食品中可能无法检测出工业明胶的存在,但如果其中混合了食用明胶与工业明胶,依旧属于非法添加行为。

检测方法的缺失不仅使得工业明胶的非法使用成为可能,还使得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得以漏检,就像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一样。这种“产品检测合格但不安全”的情况令人担忧。我们需要加强对于明胶产品的监管,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上一篇:直男眼中的满级女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