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盛赞满汉内外大臣中第一人的那个人是谁?
历史中的鄂尔泰:从仕途坎坷到备受崇信的崛起之路
鄂尔泰,这位举人出身的重臣,他的仕途之路可谓历经坎坷。从二十一岁进入内务府,他默默无闻地担任员外郎之职长达二十多年,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拔。他的郁闷并不只是他个人的遭遇,更是康熙晚年官场懈怠的缩影。
在雍正即位之前,鄂尔泰已因其坚守原则给雍亲王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雍亲王还只是四阿哥,而鄂尔泰却以皇子应珍惜时光读书养德,不可交结外臣的理由拒绝了他的请求。这种强烈的原则性在继位后得到了雍正的特别赏识。
雍正对鄂尔泰的任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慎重考察。在接连发生隆科多事件后,雍正确认鄂尔泰无朋党行为,开始对其委以重任。他的政治仕途由此开启,一路高歌猛进。
先是担任江苏布政使,主管水利,三年后又升任广西巡抚。雍正对他的表现极为满意,于是在上任途中,又命令他兼任云南巡抚,管理云贵总督事。鄂尔泰的工作表现得到了雍正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巡抚中第一”。
在短短几年内,鄂尔泰的仕途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他被调回北京,担任保和殿的首辅地位,封为伯,成为雍正朝提拔最快、最受崇信的大臣。甚至被雍正钦点死后入祀太庙,其地位之尊贵可见一斑。
雍正多次对鄂尔泰提出表彰,称赞其为满汉内外大臣中第一人。不仅如此,雍正还要求各省文武官吏向他学习,其谕旨之多、涉及人物之广都是罕见的。
鄂尔泰的政治觉悟和高度,在雍正眼里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统揽全局、设计政治改革的重要人物。他的建议往往能够切中要害,源自其长期坚持学习的结果。他在宫中当侍卫时,把大量时间用于学习,甚至在值夜班时也不忘学问。
有学识才有能力,鄂尔泰在满族大臣中显得尤为耀眼。他平定苗乱,推行重大国家政策,影响深远。雍正对他的家事也极为关心,如同对待君臣一般。
最终,鄂尔泰以雍正“公忠弼亮”的评价走进了历史。他的仕途虽然曲折,但他的忠诚、能力和智慧为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