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更要护好肠胃,专家教您简单区别
秋冬之交,正是胃肠疾病高发之际。随着季节的转换,气温起伏不定,人们的食欲往往在这个时候有所增强,胃肠道的负担也随之加重,功能紊乱的情况屡见不鲜。若保养不当,一些疾病便会悄然来袭,胃肠病便是其中之一。在这一时期,医院的门诊量往往会出现就诊高峰,其中不乏腹胀、腹痛、腹泻的患者。
胃肠道疾病虽然常见,但种类繁多,容易被人们忽视。在出现不适时,有些人为了图省事,会随意到药店购买药物应对。不同的胃肠道疾病症状看似相似,若不经过专业诊断,盲目治疗,可能会使病情加重,甚至给后续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帮助大家顺利度过这个多事之秋,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区别秋冬常见的胃肠病。
我们要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其典型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和周期性。除了上腹痛,消化性溃疡还伴随着反酸、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和穿孔,长期不治的胃溃疡甚至可能发生癌变。
我们要关注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疾病,如胃肠道运动不协调、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其主要表现为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如慢性间歇性上腹痛、早饱、餐后饱胀、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通过胃镜检查,可能无明显病变或仅有轻度胃炎表现。
急性胃肠炎也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急性胃肠炎可能是由食物中毒或其他因素引起,如吃不洁熟食、馊食等,也可能是因为贪食冷饮或暴饮暴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严重的时候,急性胃肠炎可能会导致休克。
我们还要重视慢性胃炎的发作。慢性胃炎是消化道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状。由于饮食因素在慢性胃炎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慢性胃炎与其他疾病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