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肉联厂加工猪血竟用工业盐!
近期,广东某企业用工业盐制造毒酱油的事件尚未平息,又有一波食品安全风波席卷而来。这次的主角是佛山一国营肉联厂,该厂在加工猪血时竟然也使用了工业盐!为何工业盐事件频繁爆发,似乎难以遏制?
在酱油行业的“追捕工业盐”行动尚未结束之际,佛山肉联厂的猪血加工领域又被曝出滥用工业盐。据了解,该厂在猪血内非法添加了工业盐及工业三聚磷酸钠等辅料,这些加工过的猪血被直接流入市场或作为动物饲料。根据《广东省盐业管理条例》,即使是用于饲料生产,也必须使用食用盐。
从酱油到猪血,工业盐的阴影似乎无处不在,这也暴露出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漏洞。工业盐的购买和使用异常随意,企业和个人都可以轻易购买,缺乏清晰的流通脉络。这样的情形在之前的工业盐酱油事件中也有出现。工业盐侵入食品领域如此肆无忌惮,让人不禁感到震惊。
以这次工业盐猪血事件为例,从上游供货环节到猪血生产企业肉联厂,再到猪血经营企业,直至终端的食品市场、饲料市场,整个流程都混乱不堪。肉联厂在猪血中添加工业盐已是常态,而这些添加了工业盐的猪血的流向也模糊不清。这一事件提醒监管部门,必须实行全环节监管、网格化监控,不能有任何漏洞。
为了监控工业盐的流向,需要采取多项措施。例如,掌握工业盐产品的运输环节,对生产、加工新品种食盐和非食用盐实行备案管理,对企业经营其他用盐实行审批制度等。
针对佛山猪血工业盐事件,一方面,相关部门的监管网络需要更加细密,不仅要监管猪肉,还要监管猪血等直接进入市场的食品。另一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更严格的规定,严格监管工业盐的使用,并建立流向追踪制度。这样不仅能迅速查清工业盐的去向,也能有效杜绝不法商人浑水摸鱼的可能。
相关部门在打击不法商家滥用工业盐的措施仍然不够严厉。希望通过此次工业盐加工猪血事件,能引发社会关注,切实严查使用工业盐的不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