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刺激,当心吓出来的心脏病
“吓死”真相:惊吓真的会致命吗?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惊吓时,常常会说一句“吓死我了”。但玩笑之余,我们不禁思考,惊吓真的会导致人死亡吗?让我们跟随专家的脚步,深入这一话题。
人们在受到惊吓时,常会感到胸口痛、心跳加速、头皮发麻。对于年轻人来说,适度的刺激可以锻炼意志,强健心脏功能。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过度的惊吓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吴同果表示,年轻人追求刺激,如过山车、跳楼机、恐怖电影等,既是意志的考验,也是对心脏功能的挑战。适度的刺激对年轻人是有益的,但若是受到惊吓后出现持续胸痛,说明心脏无法承受这种刺激,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冠心病、高血压、老年人等群体,他们的血管弹性较差。受到惊吓时,血管可能骤然收缩,容易导致血管破裂或斑块脱落,从而引发心肌梗死。这些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受到过大的刺激。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平时并无明显症状,却贸然尝试刺激的活动,如过山车、4D电影等。这些活动可能让他们心跳加速、脸色发白、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吴同果指出,这些刺激可能导致精神紧张、血压升高,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可能会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除了生活中的惊吓,还有一些日常习惯也可能带来潜在危险。例如,每天早上被闹钟惊醒。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清晨5-7点是“危险期”,此时受到惊吓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长期使用尖锐刺耳的闹铃也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长期如此可能引发心脏病。
对于是否会被“吓死”,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刺激是关键。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更是需要避免受到惊吓,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吓死”并非玩笑之言。在追求刺激的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多关于日常保健的内容,推荐大家深入了解。生命宝贵,让我们共同呵护健康,远离惊吓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