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旱藕粉丝:走出石山进国宴

健康快乐 2025-04-15 00:41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一些马山人对旱藕粉丝的记忆,如同刻在心底的烙印。小时候,家中的大人制作旱藕粉丝时,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守在灶台旁,期待着那滑嫩美味的粉丝出炉。多年以前,马山县大石山区的农民在无米可炊的时候,就曾以旱藕粉丝来充饥。岁月流转,马山旱藕粉丝的口感与品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终于在2007年,它以其独特的滑嫩口感被选为国宴指定产品,走进了北京。

旱藕,这个名字常常让人误解,误以为它是生长在旱地里的莲藕。但实际上,旱藕与莲藕截然不同。它的茎叶更像美人蕉,块根类似芋,因此也被称为芭蕉芋或美人蕉芋。原产于马来西亚,20世纪50年代被引入我国南方各地种植。旱藕的生长周期很长,将近10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由于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繁琐的加工过程,很多地方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马山县,旱藕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马山县境内多山,农业生产长期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旱藕作为一种适应性极强的作物,既耐早又耐涝,非常适合在马山县的大石山区种植。只要把旱藕种丢进土里,无需过多打理,它就能顽强地生长。它吸收了石灰岩土质里的营养,藕质极优。马山县的农民群众长期种植旱藕,不断种植、收获、加工的新方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特色。

春天,农民们播下旱藕种,经过漫长的等待,到11月左右才能收割加工。曾经有记者来到马山县旱藕的主要种植地乔利乡乐圩村东仁屯,那时旱藕才长到膝盖高,未曾开花。但农民们说,旱藕最高可以长到比成年人还高。当旱藕开过花、茎叶枯萎后,田里变得光秃秃一片,块根在土里自由生长成熟。到11月左右,农民们再挖出块根进行加工利用。通过科学施肥,旱藕的亩产甚至可以达到3吨。

除了成片种植的旱藕地外,马山县的农民还喜欢在玉米地、花生地里夹种旱藕。玉米、花生的收获期早,收获后留下的茎叶可以直接成为旱藕的有机肥。这种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这样的景象展示了马山县农民对土地的深深热爱和对生活的无限期待。

上一篇:普京对日本狠话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