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清洗活虾被刺死 详解海洋弧菌
惊人的事实!小小活虾竟成致命杀手!
近日,在我国台湾省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位女子在清洗活虾时,不慎被虾刺伤右小腿,不料因此遭受了海洋弧菌的侵袭。这种普遍存在于海洋中的细菌,一旦感染,病情急转直下,发展迅速。尽管医生全力抢救,最终仍未能挽回这位女子的生命。
回溯至2012年10月,另一位台湾的蔡姓妇女也经历了类似的悲剧。在遭受活虾轻微刺伤后,伤口迅速恶化,红肿疼痛。尽管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并进行了清创处理,甚至进行了截肢手术,但病情依然迅速恶化,最终因海洋弧菌感染引发的坏死性筋膜炎和败血性休克而离世。
那么,究竟什么是海洋弧菌?它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杀伤力?
海洋弧菌,又称创伤弧菌,是一种生存于河海交界之处的革兰氏阴性嗜盐性弧菌。这种“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是全球重要的海洋致病细菌之一。一旦感染,病情发展迅速,临床上常造成严重的败血症及肢体坏死,且死亡率高。
感染海洋弧菌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其危害不在于胃肠炎,而在于其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另一种途径则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创伤弧菌最适宜的生存条件为37℃下、盐度在10~20g/L的环境。虽然健康人并不容易感染,但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有肝病、慢性疾病患者才是高危人群。
专家提醒,市民在享受海鲜美食时,不要生吃贝甲类海鲜,尤其是牡蛎。有伤口的皮肤也要避免接触海水,洗海鲜时要小心,防止被虾头蟹脚刺伤。
这起由活虾引发的悲剧再次提醒我们,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不可小觑的力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警惕,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重视海洋弧菌感染问题。随着人们对海洋生物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海洋生物的潜在风险。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美食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