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干货无标识 裸卖成风
重塑水产品市场:从透明标识到消费者信任
曾经,在各地的街头巷尾,地摊上卖的水产品令人心生疑虑。裸卖的水产品,无论是鲜活还是干货,缺乏明确的出产标识,令消费者在购买时如履薄冰。这种混乱的局面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改变。
近日,广东省出台了一部针对水产品标识管理的专项规章《广东省水产品标识管理实施细则》。该细则自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所有销售的水产品都必须附带明确的标识。这一措施旨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购买水产品变得更为透明。
在江门,这一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走访中,记者发现许多菜市场、超市和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水产品缺乏必要的标识信息。在超市的冷冻柜前,消费者往往只能看到模糊的产品名称和价格标签,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却无从得知。而在街头巷尾的地摊上,这种情况更为普遍。消费者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表示担忧,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更为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
据了解,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已经开始研究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该局工作人员表示,鲜活水产品的标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因为产品特性使得标识难以附加。他们正在考虑推广开平市某养殖有限公司的成功模式,该公司为每一只甲鱼都配备了独立的透明塑胶盒和详细的标识。
这一细则的出台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但也有部分市民对其实操性表示担忧。市民陈小姐认为,如果仅在活鱼箱子上挂个牌子,那么商家可能会随意标注信息。对此,相关部门表示,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开展工作。他们将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确定标识内容,如捕捞日期、出货日期等。他们也意识到这一工作的推进需要逐步进行,不能一蹴而就。
《广东省水产品标识管理实施细则》的出台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标志着我们对透明市场的追求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正在不断加强。我们相信,随着这一细则的实施和管理方案的逐步推进,江门乃至全省的水产品市场将变得更加规范、透明和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