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规定医生不能通过微博来诊病

健康快乐 2025-04-11 20:54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省去挂号烦恼,医生开微博答疑,让许多市民在家就能轻松获取医疗咨询。这一做法也引发了关于病人隐私泄露的担忧。昨日卫生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进行了回应,明确表示医疗机构和医生不能通过微博进行诊疗活动。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对医生开微博这一做法给予了肯定,特别是提到协和医院的微博群和北京120微博在传播医疗知识方面的积极作用。他强调,微博作为一个知识传播平台,可以让公众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疾病预防和日常养生保健的意识。真正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必须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邓海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确保医生不被利益所驱动,不再成为替罪羊。

微博在医学界的热度不断升温,其中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女医生于莺的微博拥有40多万名粉丝,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例子。记者在微博上搜索多位经认证医生的微博发现,大部分医生的微博内容以科普常识和接受咨询为主。

关于医生是否应该开微博,公众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微博为医生与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互动平台,卫生部的这一表态过于担忧。一位网友“饼饼”表示,微博上的答疑远远算不上治疗,只是一种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方式,为患者普及医学知识,安抚重症患者的情绪。也有网友认为,这种直接的医患互动可能会引发隐私泄露的问题。

最近,协和妇产科医生章荣娅的一条关于“患者足月入院分娩,竟是处女……”的微博引发了一场关于隐私的大讨论。很多人认为,医生将病人病历发到网上的做法不妥,病人可能因为信任医生而透露隐私,却被公开到网上受到众人的品评,让人感到别扭。有些网友表示不太想找在微博上活跃的医生看病。

医生开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但同时也需要关注隐私保护问题。作为医疗机构和医生,应该加强微博的规范和管理,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而作为公众,也应该理性看待医生开微博这一行为,既要充分利用其提供的便利,也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