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流行隐括体,隐括体到底是什么?
隐括体:吴激与《人月圆》的传世情怀
隐括体,这一词坛新秀,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宋词、元曲中崭露头角。它按照词牌的特定韵律,巧妙地对前人的诗文辞赋进行再创作,呈现出别样的风采。其中,北宋、金代词人吴激的《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堪称隐括体的翘楚之作。
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不太为大众所熟知的词人的世界。吴激,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人士,生于宋,游于金。他是北宋宰相吴之子,与书画名家米芾结为姻亲。吴激的诗词风格清婉,充满家园与故国之思。元好问曾赞誉其为“国朝第一作手”,可见其在当时文坛的地位。
吴激的文采卓越不仅体现在诗词上,他的书法与绘画同样名声在外。北二年,他奉命使金,却因金兵攻破东京而被金人强留。他的命运与许多南宋士人相似,都是在国破家亡的浩劫中被俘至金国。
某天,在张侍御的宴席上,一曲凄美的歌声引起了众人的共鸣。那是关于一位大宋宗室后人的悲惨故事,她因靖康之难而流落北方,最终沦为张侍御家的婢女。这场宴会上的许多人都是南宋的遗民,他们被这位女子的遭遇所触动,纷纷作词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吴激的《人月圆》词应运而生。
宇文虚中,当时的文坛盟主,率先作出了一首《念奴娇》。当吴激的《人月圆》词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它立刻被公认为当晚的最佳之作。这首词借用了许多古人的名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如出天然,浑然不觉人工的痕迹。宇文虚中看后大为赞赏,甚至对后来的词人推荐吴激的作品。
吴激的这首《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情韵兼胜,笔姿空灵。他以家国的沧桑为背景,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如学者赵翼所说:“诗人不幸诗家幸。”国家的灾难造就了他的这首不朽之作。
吴激的《人月圆》词是隐括体的典范之作。它巧妙地融合了前人的诗句,抒发了他深沉的家国之思。这首词既是吴激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整个南宋遗民群体心灵的写照。它的诞生,无疑是词坛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