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肝癌 >>

肿瘤白皮书全国肿瘤登记工作规范

肝癌 2025-08-06 10:47肝癌症状www.zhongliuw.cn

一、政策法规依据

1. 《肿瘤登记管理办法》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联合发布,明确肿瘤登记的目的是监测癌症负担、评估防治效果,并规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职责。

  • 覆盖范围:全部恶性肿瘤(ICD-10编码C00-C97)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
  • 数据要求:需收集患者个人信息、诊断、治疗及随访信息。
  • 2. 地方性规范

    如山东省发布《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规范(试行)》,细化病例报告程序和质量控制标准;江西省制定《医疗机构肿瘤登记报告和管理规范》,明确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报告流程。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

  • 国家级:国家癌症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工作的技术指导、数据汇总及年报编制。
  • 省级:由省级癌症中心或疾控中心承担,负责本辖区数据收集、培训及质量控制。
  • 医疗机构:按属地管理原则,所有医疗机构需报告新发病例,并配合随访。
  • 三、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

    1. 病例报告

  • 对象:户籍人口中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新发、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
  • 内容:填写标准化报告卡,确保信息完整(如原发部位、诊断日期等)。
  • 2. 数据管理

  • 通过信息化平台整合死因监测、医保等多源数据,提升数据完整性。
  •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包括逻辑校验、漏报核查等。
  • 3. 随访要求

  • 对已报告病例进行生存状态追踪,更新治疗及转归信息。
  • 四、应用与意义

  • 数据应用:支撑癌症防治策略制定,如《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为全国癌症流行趋势分析提供依据。
  • 国际对比:我国登记覆盖率逐步提升,但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需加强基层能力建设。
  • 五、动态

    2025年发布的《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现状白皮书》展示了肿瘤登记数据在特定癌种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多中心协作优化诊疗实践。

    如需具体文件,可参考《肿瘤登记管理办法》或地方性规范如山东省工作规范。

    上一篇:VX2兔肿瘤分子靶向药 兔肿瘤模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