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肝癌 >>

抗肿瘤药物机制 抗肿瘤药物机制可能是

肝癌 2025-08-01 17:13肝癌症状www.zhongliuw.cn

1. 化疗药物(细胞物)

这类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或细胞分裂过程,直接杀伤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但缺点是也会影响正常快速分裂的细胞(如胃肠道黏膜细胞、造血细胞等),导致较大的副作用。

2. 靶向治疗药物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作用于癌细胞上的特定分子靶点(如基因突变、信号通路或血管生成因子),精准抑制肿瘤生长。例如:

  • 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奥西替尼,针对肺癌中常见的EGFR基因突变。
  •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切断其营养供应。
  • 3. 免疫治疗药物

    通过激活或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主要包括: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解除肿瘤对免疫细胞的抑制。
  • 新型免疫靶点:如研究发现的可通过结合T细胞表面分子增强抗肿瘤免疫的分子机制。
  • 4. 激素类抗肿瘤药

    用于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通过阻断激素受体或抑制激素合成来抑制肿瘤生长,代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戈舍瑞林等。

    5. 中药辅助治疗

    中药通过多靶点调节发挥抗癌作用,例如:

  • 补气扶正类(如黄芪、人参):增强免疫力,缓解化疗副作用。
  • 清热解毒类(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抑制癌细胞并减轻炎症反应。
  • 活血化瘀类(如当归、丹参):改善微循环,辅助抑制转移。
  • 现代抗肿瘤药物机制已从传统的无差别杀伤转向精准靶向和免疫调节,结合中药的多成分协同作用,形成综合治疗体系。但需注意,具体用药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