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幼有所育短板弱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
小小托育承载大民生之梦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手,宣布了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的命名。河北省石家庄市等33个城市(区)因其出色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荣获此称号。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命名,背后蕴含着这些城市在婴幼儿照护领域的与创新实践。
示范城市的创建,不仅仅是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更是为了满足广大婴幼儿家庭的需求。价格合理、质量上乘、方便可及的普惠托育服务,成为这些城市的标配。特别是在当前公共服务中,“幼有所育”的短板被这些城市努力补齐,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家长的关切。
走进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托育中心,这里欢声笑语,孩子们在老师的陪伴下快乐游戏。这样的场景,正是我国近年来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缩影。从国家层面到地方,都在积极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
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多地成立工作小组,筹集资金,为创建活动营造浓厚氛围。不仅如此,各地在创建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值得推广的典型做法。
如济宁市形成的“1+2+N”工作推进机制、柳州市将普惠托育纳入发展指标等,都显示出这些城市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重视。针对托育机构成本高、普惠托位不足等问题,示范城市也出台了多种支持措施,如提供土地规划、财政补贴、人才培训等支持,有效解决家长的忧虑。
3岁以下婴幼儿是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在推动托育服务多元发展方面,示范城市也在不断,发展社区托育、用人单位托育等多种形式,医育结合、智慧托育等新业态。
托育服务收费高的问题仍是家庭负担的痛点。对此,专家表示,需要加大对托育机构的支持力度,帮助其降低成本、降低收费价格,让有需要的家庭能够承担得起。
展望未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活动,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托育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是一场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梦,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精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