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长期低热?

肺部肿瘤 2025-05-16 10:08肺癌治疗www.zhongliuw.cn

小儿的体温昼夜间存在波动,通常下午稍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生理性的一过性低热是小儿常见的现象,主要受活动、哭闹、衣着过厚、室温过高等因素影响,导致分解代谢增加和产热过多。低热是小儿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需积极寻找病因以正确诊治。

一、生理性低热

小儿的体温在日常活动中有所波动,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午后体温略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活动、哭闹等,这些因素导致小儿分解代谢增加,产热过多,从而出现短暂的低热。

二、体质性低热

体质性低热属于功能性低热的一种,其特点是晨间体温比晚上高,伴随多汗、乏力等表现。全身无其他明显症状,各项检查正常,服用退热药物无效,但低热可自行消退。这种低热一般不影响小儿的健康。

三、季节性低热

多发生在夏季,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表现为长期低热、口渴多饮、多尿、无汗、乏力等,属于功能低热的一种。随着季节转变,体温会恢复正常,次年同样时间可能再次出现。

四、感染性低热

小儿在患某些急性传染病后或感染性疾病痊愈后,可能出现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的低热。各项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

五、慢性感染性低热

这是由病原体微生物刺激引起的小儿发热反应,是常见的小儿低热原因。其中,肺结核引起的低热最为常见,其他如扁桃体炎、中耳炎、泌尿系统的炎症或慢性感染等均可出现长期低热。

六、非感染性低热

小儿内分泌系统、结缔组织疾病、慢性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等疾病可引起长期低热。若出现反复低热、面色皮肤苍白、消瘦、乏力及关节、肌肉和胸部疼痛等现象,需积极诊治。

七、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部分小儿在患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持续性低热,表现为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使用青霉素、水杨酸和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可迅速缓解。

对于小儿哮喘,中医分期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夏季孩子容易出现上火现象,家长需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药外敷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

上一篇:月亮星座在线查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