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gni
国民总收入(GNI)作为衡量经济体收入水平的核心指标,反映了国民通过国内外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总收入。它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紧密相连,但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各国GNI的相关主要信息。
一、GNI与GDP的关系
GDP衡量的是一国境内的生产活动总值,而GNI则反映了国民通过国内外经济活动获得的总收入。简而言之,GDP关注的是生产规模,而GNI更侧重于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也正是GNI在计算时考虑了来自国外的净收入的原因。
二、主要国家GNI数据
中国的国民总收入在近年来持续增长,2024年总量达到了惊人的133.97万亿元人民币。按图表集法计算,2023年人均GNI为13,39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NI达到了24,360国际元。
与此韩国在人均GNI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4年,韩国的人均GNI达到了3.66万美元,连续两年超过日本,成为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排名第六的经济体。
三、世界银行收入分组标准
世界银行根据人均GNI将经济体分为四类。低收国家的人均GNI低于或等于1,085美元,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和南亚地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人均GNI在1,086至4,255美元之间,如印度和越南。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NI在4,256至13,205美元之间,包括中国和巴西。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NI高于或等于13,206美元,主要包括美国、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四、关键观察
中国的GNI规模居全球前列,但人均水平仍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区间。韩国的人均GNI持续增长,凸显了其高附加值产业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明显,低收入国家主要集中分布在非洲、中东和南亚地区。
详细分析了GNI的计算逻辑、国际比较及分组标准。所引用的数据主要基于世界银行及各国官方统计,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希望读者能对GNI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