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素系统肿瘤

肿瘤治疗 2025-10-17 09:01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内源性素系统(ECS)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机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生理过程。以下是相关研究进展的

1. ECS的组成与功能

ECS由内源性素(如AEA和2-AG)、素受体(CB1和CB2)及代谢酶(如FAAH、MAGL)组成。该系统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参与调控能量代谢、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CB1受体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而CB2受体则多见于免疫系统。

2. 抗肿瘤作用机制

  • 抑制肿瘤增殖:ECS通过激活CB1/CB2受体,可诱导肿瘤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例如,CBD通过上调神经酰胺触发内质网应激,激活ATF4-TRB3通路诱导凋亡。
  • 抑制转移和血管生成:ECS组分能下调MMP-2/9,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在妇科肿瘤中,ECS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延缓癌症进展。
  • 调节肿瘤微环境:CB2受体激活可促进CD8+T细胞浸润,增强免疫监视。
  • 3. 临床治疗潜力

  • 协同化疗:CBD与索拉非尼联用可使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3倍。在胶质母细胞瘤中,THC/CBD组合与替莫唑胺联用可使50%小鼠肿瘤完全消退。
  • 妇科肿瘤:ECS在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中表达异常,成为诊断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 药物开发挑战:CBD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不足6%),高剂量可能引起肝毒性,需通过纳米载体等技术改善靶向性。
  • 4. 研究新进展

  • 结构生物学突破:冷冻电镜了CB2受体与选择性激动剂的复合物结构,为药物设计提供精准模板。
  • 探针技术:新型荧光探针GRABeCB2.0可实现内源性素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测。
  • 综上,ECS通过多靶点作用机制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广阔前景,但其临床转化仍需解决药物递送、毒副作用等问题。

    上一篇:头痛是不是得肿瘤了_头疼是不是有肿瘤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