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肿瘤筛查名称解释

肿瘤治疗 2025-10-05 15:30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全身肿瘤筛查是指通过多种医学检查手段,对全身可能存在的肿瘤进行系统性检测的方法。以下是常见的筛查方式及其解释:

1. PET-CT检查

通过注射特殊显影剂(如葡萄糖类似物),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的技术,检测全身代谢活跃的病灶。恶性肿瘤细胞因代谢旺盛会吸收更多显影剂,在图像中呈现为“热点”,适用于肿瘤筛查、分期及疗效评估。但需注意其辐射较强,通常不建议作为健康人群的常规检查。

2. 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血液检测特定蛋白或物质(如CEA、AFP、CA19-9等)的浓度,辅助判断肿瘤风险。不同标志物对应不同器官(如AFP提示肝癌,CA12-5提示卵巢癌),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认,因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指标升高。

3. 影像学筛查

  • 超声检查:无创、经济,可筛查肝、胆、胰等腹部器官的早期肿瘤。
  • 核磁共振(MRI):新兴的全身肿瘤筛查技术,尤其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但普及度较低。
  • 胃肠镜/CT:针对性检查消化道或肺部等特定部位。
  • 4. 基因检测

    通过分析遗传变异或特定基因表达,评估肿瘤遗传风险,适合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适用人群建议

  • 45岁以上中老年人、有肿瘤家族史者需定期筛查。
  • 长期接触致癌物(如吸烟、酗酒)或患有慢性病(如乙肝、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应针对性检查。
  • 筛查需结合个体风险选择项目,早期发现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