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临床症状
1. 疼痛
早期多为间歇性钝痛或刺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夜间或静息时加重(称为"静息痛"),且普通止痛药难以缓解。
疼痛部位与肿瘤位置相关,如膝关节周围(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是骨肉瘤好发区,可能放射至邻近关节。
2. 局部肿块
浅表部位(如胫骨前侧、手足骨)早期可触及质硬、固定的包块,表面皮肤可能出现静脉曲张或皮温升高。
深部肿瘤(如骨盆、股骨)可能仅表现为疼痛,肿块不易察觉。
3. 病理性骨折
骨质被肿瘤破坏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青少年活动时(如运动后突发剧痛)。
二、进展期特征
1. 功能障碍
关节周围肿瘤可导致活动受限,脊柱肿瘤可能压迫脊髓引发截瘫或大小便失禁。
骨盆肿瘤可能影响排尿、排便功能,出现腹胀等。
2. 全身性表现
晚期可能出现消瘦、贫血等恶病质体征,若转移至肺部可引起咳血、呼吸困难。
三、影像学特点(辅助诊断)
1. X线/CT
显示溶骨性破坏(多见)或成骨性改变,边界模糊呈"虫蚀样",可能伴骨膜反应(如"葱皮样"分层或Codman三角)。
2. MRI
对早期水肿敏感,可评估软组织侵犯和神经血管受压情况。
四、高危人群警示
青少年:突发膝关节疼痛伴夜间加重需警惕骨肉瘤。
中老年人:既往癌症病史者出现骨痛可能提示转移癌(如乳腺癌、肺癌骨转移)。
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检查(如压痛、皮温检测)及影像学(首选X线,疑难病例需MRI/CT)。若疑似恶性,应尽快转诊至骨肿瘤专科进一步活检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