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患者家属马女士

肿瘤治疗 2025-09-20 10:25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一、积极治疗案例:四年抗癌之路中的医患信任

1. 病情与治疗经过

河北隆尧县的马女士(37岁)2020年5月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伴脑转移、骨转移,初期被判定仅剩数月生存期。但在宁晋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团队的精准治疗和心理疏导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一度恢复至病前水平。医护团队通过四次关键治疗调整(包括2022年4月、2023年10月的病情变化应对),甚至在她突发癫痫时展开紧急救援,最终使其生存期延长至四年多。

2. 人文关怀与家属反馈

家属对医护团队的付出深表感激,特别提到张维康医师护送患者临终回家的细节。2024年10月,家属赠送锦旗和鲜花,认为患者“走得很安详”,体现了缓和医疗的价值。该案例被作为“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的典型宣传。

二、争议性案例:肿瘤治疗黑幕中的维权行动

1. 核心争议

另一位马女士(青海胃癌患者马进仓之女)在2021年揭露其父接受上海某三甲医院陆巍医生推荐的“NK细胞治疗”,花费7.5万元后发现可能被注射维生素C盐水。她指控医生与上海嘉慷公司存在利益输送,并通过卫健委调查、报案等途径维权。

2. 调查与后续

上海市卫健委对涉事公司和医生作出处罚(警告、罚款、暂停执业),但未确认利益输送证据。马女士持续申请行政复议,并得到北医三院医生张煜的公开声援,后者称此为“中国医生的耻辱”。

家属角色对比与启示

  • 支持型家属:河北案例中,家属全程配合治疗,最终通过感恩行动肯定医护价值。
  • 监督型家属:青海案例中,家属通过法律途径质疑治疗合规性,推动行业反思。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细节或相关政策,可参考相关报道与调查文件。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